衡山县:“互联网+监督”让民生资金不再“蒙冤”
编辑:谢平 祝萌琎
发表时间:2018-11-24 11:40
来源:三湘风纪网
分享

“这笔石板塘水库养殖补助4.5万元是假的,贫困户根本就没有领取,肯定是村会计李某私拿了……”,临居长沙的举报人袁某,对公示在“互联网+监督”平台上的衡山县贯塘乡五星村2017年的一笔支出,在电话里情绪激动、语速急促地对省委巡视组的调查人员诉说。
近日,省委巡视组将反映“衡山县贯塘乡五星村会计李某侵占4.5万元水库养殖补助”的实名举报件移送至衡山县纪委监委,衡山县纪委监委迅速成立专案组,对本案展开调查。经过调查,村里为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低于4万元,达到贫困村脱帽要求,将产业扶贫资金的40%(4.5万元)通过假的贫困户承包石板塘水库,衍生出假的水库养殖补助、假的水库养殖收入转变为村集体经济收入,然后用于村里组内修路。虽然暂未发现侵占扶贫资金行为,但通过做假账的方式,偷梁换柱,弄虚作假,属于违纪违法行为,该案相关责任人已被立案调查。这是“互联网+监督”平台上线以来,该县通过核查群众举报线索查办的一起典型案件。
自“互联网+监督”平台投入使用以来,衡山县通过数据大碰撞,发现涉及民生资金疑似问题线索2623件,涉及对象2458人,受理投诉举报26件。根据疑似问题线索,衡山县纪委监委组织相关派驻纪检组和乡镇纪委书记召开专题会议,联合公安、财政、房产、人社、工商、税务等职能部门收集证据和上门入户调查,做到精准核实。截至目前,衡山县2623件问题线索已全部核实完毕,组织处理22人,责令整改6起,追缴资金8.58万元,让衡山的民生资金不再有“冤屈”。(衡山县纪委监委)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