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章:“准、实、严”深化扶贫领域专项治理

今年以来,宜章县纪委监委,围绕既定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对照时间表和路线图,把握“准”、“实”、“严”三个关键字,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狠抓扶贫领域责任落实、作风转变、监督执纪,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保驾护航。
深挖细查,在线索处置上抓“准”。畅通投诉举报线索渠道,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信访举报等情况开展大排查、大起底,建立专门台账,分类处置。实行领导跟踪督办、销号管理和限时办理。截止11月,全县共发现疑似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4452条,其中核实后进行了整改不予处理的问题线索4122条,交由全县纪检监察机关进一步查处问题线索330条。通过扶贫领域纪检监察信访举报32件,办结27件,按程序正在办理5件。通过“互联网+监督”平台投诉举报功能共收到投诉举报件35起,完成回复35起,问责处理1人。
聚焦重点,在监督检查上求“实”。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建立“督查+巡察”联动督查机制,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抓实到基层一线。先后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调研监督检查活动50余次,其中6月至8月,按照“一月一主题”的方式,对全县19个乡镇开展“解剖麻雀”式监督检查,累计入户检查5537户,发现业务问题2999个,发现疑似问题线索226条。围绕扶贫政策落实、项目建设、资金使用、工作作风等,对80个贫困村开展了三轮脱贫攻坚专项巡察,发现问题201个、线索29条。充分运用“互联网+监督”平台,开展后台数据碰撞和分析比对,每周对扶贫领域问题线索进行梳理汇总,截止11月,共发现问题线索3666个,涉及人数1350人,追缴资金25.76万元,问责处理54人。
严查快办,在执纪问责上从“严”。为确保扶贫专项资金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该县坚持零容忍无禁区,出台了《宜章县脱贫攻坚工作问责暂行规定》等相关制度,严追不落实的事,严查不落实的人,加大惩治力度。由县纪委县监委统一领导,统筹乡镇片区力量,对重点问题线索“特事特办、快查快结”,对胆敢向扶贫领域项目资金下黑手、动手脚等腐败和作风问题,坚决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用铁的纪律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2018年1至11月份该县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方面的问题线索330条,立案124件,结案119件,查处人数237人(其中问责处理119人,党纪政务处分118人,追缴资金84.9808万元(其中上交财政资金数73.7808万元,退还群众资金数11.2万元)。同时,加大对扶贫领域典型案件的通报曝光力度,持续形成有力震慑,共印发通报18期59件涉及143人。(宜章县纪委监委 颜国盛)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