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市:“四措并举”开展扶贫领域腐败专项治理

今年来,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衡阳市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相关文件精神,推动扶贫领域作风改善,促进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常宁市纪委监委敢于较真碰硬,果断亮剑亮牌,精准监督执纪,“四措并举”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夯实了“纪律堤坝”。
层层传导压力,做到有规有矩。突出责任压力传导,压实各级党委(党组)主体责任,纪委的监督责任。明确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矿社区服务中心党(工)委脱贫攻坚工作的主体责任,把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纳入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和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按照“三个逐一”标准,对所有扶贫项目逐一查看、所有扶贫对象逐一走访、所有扶贫资金逐一清理明细。各级各部门切实落实工作责任,扎实开展本部门本系统的专项治理工作,充分发挥成员单位有关职能作用。市专治办建立了“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调度、全年总考核”工作机制,加强对扶贫领域专项治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检查评估,督促查纠发现的问题,对工作推进、整治问题不力的,及时按程序进行问责。
持续自查整改,做到有条有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衡阳市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深入查摆、从严整改全市脱贫攻坚存在的问题,根据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的《脱贫攻坚突出问题集中整改方案》精神,立即制定下发了《常宁市2018年脱贫攻坚突出问题集中整改方案》,以问题为导向,举一反三、追根溯源,深入查摆问题,从严整改落实,重点围绕“责任压实不到位、三走访三签字不到位、责任压力传导不到位”等8个方面的问题,按照安排部署、全面整改、考核验收等三个阶段进行整改,明确整改单位责任、整改时限、整改措施,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以显著的整改成效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强化线索排查,做到有根有据。充分发挥信访主渠道作用,依托举报箱、举报电话等舆论平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畅通信访举报途径。今年共接收群众反映扶贫领域问题线索45件,处置办结11件。同时,依托互联网+监督平台,实现更广泛的群众监督,共受理群众举报线索120起,已办结114起,待办6起。同时结合实际,我市每季度开展机动式明察暗访、随机抽查,成立了24个常态化联点督查组、8个常态化督查巡查组,深入一线精准掌握情况和发现问题,目前共发现扶贫领域问题线索110起,受理群众举报20起,全部予以交办和回复,有效精准打击了向扶贫资金财物“动奶酪”的行为。
深化执纪审查,做到有板有眼。制定出台《常宁市脱贫攻坚工作责任追究办法》《常宁市脱贫攻坚工作问责办法》,重点围绕执行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是否到位、帮扶措施是否精准有效、干部是否积极担当作为、扶贫项目资金管理是否规范、是否存在形式主义等个方面,根据乡镇、责任部门、驻村工作队、督查考核组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任务和职责,明确了多种问责情形,做到有责必问、问责必严。截止11月,我市查处扶贫领域腐败问题112人,有力震慑了全市各级党员干部,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常宁市纪委监委)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