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东:扎实推进扶贫工作 1-11月处理373人

“我身为街道危房改造工作负责人,对何某某、彭某某用虚假资料申报危房改造资金审核不细,把关不严,导致他们两人虚报冒领危房改造资金,我愿接受组织给我的处分。”祁东县一街道干部龙某某在接受纪律审查时后悔地说到。近日,龙某某因工作失职失责的问题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而何某某、彭某某身为村党支部书记、村妇女主任因虚报冒领问题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这是祁东县严肃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祁东县纪委监委以严实深细的工作作风,把整治和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作为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的重要任务,一刻不停歇、不止步,为实现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纪律保障。截止11月底,全县受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422条,处理373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20人,组织处理253人,移送司法机关10人,追缴违纪资金166.7967万元,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紧盯突出问题。将村居(社区)“两委”成员特别是村居(社区)党支部书记、村居(社区)主任、乡镇(街道)站所干部,在扶贫、土地流转、“三资”管理和惠农资金管理使用等方面贪污侵占、虚报冒领、截留私分,以及滥用职权、以权谋私、吃拿卡要等一系列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列入整治重点,做到有的放矢、精准发力。
多位一体监督。祁东县各村均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配齐村务监督员,让“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健全完善村务公开制度,及时公开群众最为关心的党务、财务、贫困户评定和退出、低保、危房改造认定、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搬迁等相关事项,给群众一本明白账。坚持纪律和规矩挺在前,强化日常监督,注重常规检查、点穴抽查、重点督查、财政监督与审计相结合,将监督触角延伸至基层。进一步畅通来信、来访、来电、网络、微信“五位一体”的信访举报渠道,及时收集“微腐败”问题线索,做到早发现、早交办、早查处。
严格执纪问责。加大对基层“微腐败”的惩治力度,积极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处置扶贫领域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对履责不到位、增加群众负担、侵害群众利益等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咬耳扯袖”;构成违纪的,严肃问责追责;对严重违纪违法的,实行“一案双查”,既追究主体责任又追究监督责任,督促责任部门认领问题、全面整改。同时,对典型问题坚决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有效形成震慑。(祁东县纪委监委 李晓军)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