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北湖:实施精准监督 抓好集中治理

编辑:谢平 祝萌琎 发表时间:2018-12-07 15:17 来源:三湘风纪网

    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北湖区纪委监委贯彻精准监督理念,从今年10月起,利用五个季度,聚焦五个专题,分节点抓好“一季一专题”集中治理,目前,正全力推进产业扶贫集中治理工作,着力推动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往深里抓、实里做。
    督促开展“地毯式”自我排查。落实集中治理“全区统筹,以乡镇(街道)为主,部门配合,一体推进”的工作机制,明确“6+9”责任主体。各责任主体紧扣5项治理内容,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先行先改。依托“两个一体化”建设,各派驻片区和协作片区发挥“哨兵”作用,对“6+9”责任主体自查自纠情况全程参与、贴身监督,确保既摸清底数、又找出问题。集中治理期间,全区共清理扶贫小额信贷支持的产业扶贫项目2个、2014年以来扶贫重点产业项目1个、2016年以来电商扶贫项目1个、2016年以来到区产业扶贫项目130个,累计清查项目资金1895万元,发现涉及项目集中治理问题2个,移交问题线索1条。
    广泛运用“机动式”一线核查。区纪委监委制定《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监督检查方案》,今年8月份起,由委领导班子成员带队,紧扣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内容,坚持一线工作法,“一竿子插到底”查问题。目前,已完成对5个乡镇(街道),14个省、市级贫困村的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情况的突击检查,督办问题30余个。坚持运用“机动式”一线核查,注重将开展产业扶贫集中治理工作与第二阶段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检查督导工作结合起来,将集中治理情况纳入相关单位落实“两个责任”阶段督导工作的重要内容,对相关责任主体自查自纠情况进行回访、复核、校对。
    常态推进“滚动式”对症督查。有关职能部门立足监管职责,做到早预判、早谋划、早落实。1至11月,区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开展突出问题整改督查、“四不两直”现场督查等13次,发出限期整改函74份、现场交办卡36张,反馈、整改问题257个。财政、审计、农经等职能部门联合开展财政扶贫资金专项督查,经整改,收回闲置资金383.5万元。针对部分扶贫项目资金使用率低等问题,分别向区级联点领导、项目主管部门、项目所在乡镇(街道)下发《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工作函》32份、6份、6份,有效提升了资金使用效益,今年全区财政扶贫资金已到位1103.04万元。扶贫、财政、金融、公安等部门紧盯对接帮扶企业这个“特殊群体”,联合加强对扶贫帮扶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市公安局北湖分局已对三湘菌业法人代表文某、田某涉嫌挪用扶贫小额信贷资金问题开展初查。
    充分发挥“智能式”科技监察。推广运用“互联网+监督”平台,强化对财政扶贫发展资金、精准扶贫专项资金拨付、使用的智能监管。督促区扶贫办按照时间节点要求,完成全区扶贫资金拨付、发放和使用信息的采集、录入工作,以公开为基础,把数据和信息“晒出来”,让每笔资金从上至下、从部门到农户到个人到项目,都直观的接受群众监督。同时,运用平台的大数据分析功能,精准对比、排查潜在的截留挪用、盘剥克扣、优亲厚友等腐败问题,为监督插上科技的翅膀。区专项治理办联合区“互联网+监督”办下发《重要工作提示》,对区农业局(区扶贫办)今年以来扶贫资金拨付、使用、公示情况开展专项检查。
    精准实施“点穴式”专项巡察。11月6日,区委召开五届区委脱贫攻坚专项巡察工作动员部署会。聚焦脱贫攻坚专项巡察任务,组建1个脱贫攻坚专项巡察组,于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对2个乡镇开展为期1个月的脱贫攻坚专项巡察,每个乡镇将抽查1个贫困村和1个贫困人口100人以上非贫困村。结合开展产业扶贫集中治理工作要求,将“资金管理项目实施情况”作为专项巡察重要内容和监督重点,通过巡察,查找脱贫攻坚中的资金管理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规范项目资金的管理,确保扶贫资金、项目发挥最大效益。在近1个月的脱贫攻坚专项巡察中,已发现扶贫资金拨付使用方面问题线索8个,涉及11人,拟按程序移送区纪委监委调查处置。(北湖区纪委区监委  许文彬)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