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衡东县:“五个精准”发力 直指扶贫领域微腐败

编辑:谢平 祝萌琎 发表时间:2018-12-13 08:47 来源:三湘风纪网

       “衡东县蓬源镇潭江村村委员会主任刘某为其子伪造资料违规套取危房改造资金,在县委巡察组巡察时被交办,刘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被责令辞去村委会主任职务,蓬源镇城建站长余某被处以党内警告处分。”这是衡东县纪委监委发挥县级巡察“利刃”,助力脱贫攻坚专项治理工作的一个生动“写照”。衡东先行先试,率先在全省成立县级巡察机构,并充分发挥巡察利刃作用,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作为巡察的重点内容,通过查阅资料、个别谈话、走访调查等方式方法,精准发力,深入查找问题并督促整改。
       精准定向。坚持以纪检监察机构已办案件为依托,全面梳理扶贫领域问题线索来源、线索类别、高发人群,增强脱贫攻坚巡察的针对性。在巡察对象确定上,既在巡察乡镇时,延伸一级覆盖到村(居),同时将林业、卫计、经信、畜牧水产等扶贫领域行业部门列为巡察对象,重点监督检查党和国家扶贫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有的放矢”地对扶贫领域存在的问题巡深察透。
       精准定位。在巡察了解阶段,巡察组注重多渠道、广角度地收集被巡察单位的社会评价、问题线索、信访举报、处理通报、民生项目、审计报告等方面的舆情信息,便于巡察组提前了解掌握有关情况,为查找、分析和研判问题做足功课。通过张贴巡察通告、设立征求意见箱、公布联系电话等方式,畅通群众信访渠道。同时,在开展个别谈话过程中,对扶贫领域做到“四必谈”,即分别与党组织负责人、扶贫工作分管领导、扶贫部门负责同志和贫困村村主干开展个别谈话,进一步了解扶贫工作的开展情况和不足。
       精准对接。加强扶贫领域资源信息的对接共享,从相关单位抽调专业财务人员加入巡察组,以财务账目为侧重点,牢牢把握项目审批、资金分配和管理使用等关键环节,重点查看被巡察单位2014年以来扶贫领域的资金项目资料,着力发现扶贫领域虚报乱报、截留私分、挥霍浪费以及贪占冒领惠民资金、扶贫资金等问题。同时,巡察组向组织部、财政、发改、审计等有关部门发出《协查函》,对被巡察单位在脱贫攻坚常态化督查、县扶贫资金拨付使用情况专项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重点监督。
精准调查。以实地走访入户调查为手段,一听二问三查四核,深入贫困村和贫困户进行走访调查,实地了解扶贫政策的落实情况和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注重将巡察触角延伸到危房改造、农合报销、资金分配等相关方面,借助“互联网+监督”平台,综合了解情况,深入分析研判,对需进一步了解关注的问题线索进行深挖细查,核实情况。
       精准整改。通过巡察发现,有的单位存在对扶贫资金使用缺乏监督,审核把关不严,履责不到位,在落实扶贫政策中优亲厚友、虚报冒领等问题。巡察组就被巡察单位开展扶贫工作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作风不扎实、驻村工作队未按要求到岗等问题发出《巡察问题处理整改移交表》,要求被巡察单位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全面整改。
       今年以来,衡东县已开展三轮巡察,开展扶贫领域个别谈话280余人,接待涉扶贫领域的来电来信24次、来访56人次,查阅扶贫领域台账、财务账目等资料980余卷,张贴巡察公告63份,设置征求意见箱41个,到贫困村、贫困户、扶贫项目进行了深入调查。向被巡察单位反馈扶贫领域重点问题18个,发出《巡察问题处理整改移交表》6份,移交扶贫领域问题线索8条。(衡东县纪委监委  伍婷婷)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