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阳县:重拳出击教育扶贫领域违纪问题

“身为学校校长、国家工作人员,石某某私下违反国家有关文件规定,为其子申报并领取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其行为己构成违纪。根据相关规定,经研究决定给予其行政记过处分。”这是祁阳县重拳出击教育扶贫领域违纪问题以来查处一个典型案例。
去年以来,该县在运用大数据对精准扶贫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工作中,发现肖家镇汪家联校等中小学校在领取、发放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套取骗取等问题。其中汪家联校原校长利用职务之便,私自将没有在本校寄宿且不符合申报条件的儿子添加到学校贫困寄宿生名册,并上报县教育局学生资助中心,2013年至2015年连续3年套取了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共计3000元。
为坚决制止伸向教育扶贫领域的“黑手”,该县采取领导包案、重点交办、挂牌督办、提级办理等方式,由县纪委监委牵头教育部门成立专门调查组,对全县300余所中小学校2013年至2017年农村寄宿生生活补助发放情况开展了全面调查,对发现的中小学校负责人、班主任审核把关不严,部分学校老师、村组干部弄虚作假骗取、套取补贴等22个问题逐个进行查处,共追查问责19人,其中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1人,组织处理8人,追缴资金3.65万元。针对监管方面存在的漏洞,该县进行举一反三,积极建章立制,筑牢制度篱笆。县纪委监委责令教育局等部门对2018年春季以后的中小学校贫困寄宿生补贴资助对象进行全面精准识别,特别是对“其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必须逐一实地走访、多方查证,从制度和程序上防止违纪违规现象再次发生。
“这些违规违纪案例虽然涉及的教育扶贫资金金额不多,但因发生在群众身边,直接伤害群众的利益,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必须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查处,为精准扶贫保驾护航,提升基层群众获得感。”该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委主任廖道南说。(祁阳县纪委监委驻县教育局纪检监察组 刘景松 李世文)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