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淞:用好三个“+”,深入推进专项治理

今年以来,芦淞区纪委监委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作为重中之重,创新举措、严防死守,确保各项涉农、惠农资金落到实处。
用好“互联网+监督”。把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督”作为整治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的重要举措,大力开展“互联网+监督”宣传活动,不断拓展平台的覆盖面和使用率,动员群众、鼓励群众投诉举报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切实让违规违纪行为无所遁形。优先办理群众通过平台反映问题线索,集中力量查核,限期办结回复,以钉钉子的态度回应群众期盼,真正让群众感受“互联网+监督”的便捷与高效,今年以来,芦淞区先后受理“互联网+监督”平台投诉举办7件,均已办结回复,其中查实责令整改1件。集中力量办理“互联网+监督”大数据碰撞问题线索,逐条比对查实,逐项清理整改,严肃追责问责,截至11月底,全区大数据碰撞共发现、交办疑似违规线索978条,已办结466条,追缴资金8290元,其余线索正在抓紧核实中。
用好“监督+再监督”。压紧压实镇(街道)、村(社区)以及区直相关部门责任,督促各级各部门落实好涉农、惠农资金的监督责任,从源头上、程序上避免侵占挪用、克扣截留、优亲厚友等违规违纪现象发生,今年以来,各镇(街道)先后开展了多次专项资金清理核查工作,区财政局、区人社局、区农村工作局等职能部门建立健全了一系列资金管理、使用制度,进一步扎紧了制度的“笼子”。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做好对涉农、惠农资金的再监督,多次到职能部门和镇(街道)督查涉农、惠农资金拨付、管理和监督情况,并通过上户走访、电话抽查等方式,把再监督的“探头”延伸到资金的最末端。
用好“教育+惩治”。注重廉政教育,大力宣传《监察法》和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纪法规,广泛开展第二届“清风芦淞”廉洁文化创作活动,营造浓厚的廉洁氛围,潜移默化提升党员干部廉洁意识;强化警示教育,经常通过省、市、区媒体通报典型案例,下发典型案例通报,组织廉政党课,用身边事警示身边人,警示全体党员干部严守党纪法规。加大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查处力度,对问题线索深挖细查,对相关责任人严肃追责问责,对典型案件一律通报曝光,把乱伸的手斩断、让吞进去的吐出来,并充分发挥“惩处一个、教育一片”的作用。1-11月,芦淞区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共党纪政务处分4人。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