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东:“一体化”凝聚监督合力 当好精准扶贫 “监督员”

今年以来,衡东县纪检监察系统整合县乡村三级纪检监察组织力量,借助职能部门力量,发挥线上线下联动优势,“一体化”推进扶贫领域监督执纪执法,以精准监督护航精准扶贫。
分片联合“一体化”协作,做实贴身监督,整合监督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县乡纪检监察工作“一体化”组织架构和运行模式,将13个委机关内设机构、17个乡镇纪委以及12个县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等划分为7个片组,由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总调度,县纪委副书记、县监委副主任担任相关片组指导员,其他班子成员分别担任片组长。把县纪委监委机关、派驻纪检监察组、乡镇纪委三支力量进行整合,各片组专职纪检监察干部人数达到了30人,片组长可统筹调度室、片组力量开展监督检查、办信办案,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扶贫领域监督执纪工作格局。县纪委监委当好“工程总监”,除了定期安排开展常态化督查、专项督查、机动督查、巡察督查外,还统筹指导各片开展交叉检查和“一对一”盯梢检查。对扶贫领域问题线索一律提级办理、优先处置,按照管理范围、管理权限以及问题线索的重要性,实行督办、联办、直办制度。将事实相对清楚、案情相对简单的一般性问题线索交给乡镇纪委办理,并由工作片组进行督办。针对反映问题相对严重、情况相对复杂、单位自办压力大的违纪案件,由片(组)负责人抽调片(组)内的纪检监察力量开展联合办案,增强办案力量,提高办案效率,破除人情干扰。今年扶贫领域党纪政务立案20人,其中给予政务警告处分2人,党内警告处分7人、严重警告5人、撤销党内职务1人,正在审理阶段5人。组织处理84人,其中诫勉谈话20人,约谈64人,追缴资金152020元。
线上线下“一体化”推进,激发群众监督,延伸监督触角。扎实做好扶贫专项整治的线上监督即“互联网+监督”,打通线下信访举报渠道即畅通扶贫专项整治信访“绿色通道”,线上线下一体联动监督,擦亮群众监督的“探头”。大力推广“三湘e监督”微信公众号,在全县机关单位、乡镇投放了“三湘e监督”宣传牌,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加强信息公开目录和民生资金项目数据的归集、勘误、审核和录入,共录入民生资金189项。及时办理“互联网+监督”平台交办的各类举报96起,党内警告处分3人、诫勉谈话8人、约谈20人。充分发挥信、访、网、电、微“五位一体”举报平台作用,进一步畅通信访举报渠道。把好信访举报第一道关口,认真对待来信来访,逐一登记、逐一处置、逐一反馈。深入开展农村纪检监察信访举报集中办理专项行动,县纪委监委领导班子和各一线业务室深入信访举报多的联点乡镇和村,主动发现问题线索,对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不让扶贫领域中可查性较强的问题线索“趴了窝”。
行业部门“一体化”联动,抓好过程监督,增强监督实效。县纪委监委部署协调17个乡镇和26个专治成员单位建立情况互通机制,深入查找、广泛收集、及时发现和移送相关问题线索,并安排专人负责归集问题线索和问题台账,共同研究解决责任落实、监督管理、制度执行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分析脱贫攻坚中存在的腐败和作风问题特点、规律及其表现形式,深入分析廉政风险点,有针对性地加大督查巡察力度,提高了发现问题的精准率,确保各阶段脱贫攻坚任务有序推进,各类问题得到整改落实。县纪委监委督促或会同县财政局、县发改局、县审计局等行业监管部门,对全县扶贫资金的申报、拨付、去向、使用等情况和扶贫项目的立项、招投标、建设、资金结算等情况进行大起底、大检查,加强项目和资金监管。县委巡察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作为重要内容,发现并督促整改了扶贫领域一批共性和个性问题。截至目前,我县已开展常态化督查20余次、机动督查11次、专项资金检查2轮、联合大督查3轮,共发现各类问题线索70余件,下发问题整改清单40余件,所有线索已经通过县纪委监委案管程序分流到各纪检监察组织调查核实,县专治办跟踪督办。(衡东县纪委监委 刘上红)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