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常宁市:用心于细微 护航脱贫攻坚

编辑:谢平 祝萌琎 发表时间:2018-12-18 12:09 来源:三湘风纪网

    “钱虽然不多,但是说明巡察组对我们贫困户的事情还是用了真心的。”常宁市板桥镇高峰村的贫困户雷三中动容地说道。2018年9月18日,常宁市板桥镇高峰村尹年庆等三名村干部虚报冒领10450元产业扶贫专项资金被该市扶贫专项巡察组发现并追回后,按160元/户的标准重新发放到了高峰村的65户贫困户手中。这才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据悉,为贯彻落实党中央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畅通脱贫攻坚工作“最后一公里”,常宁市于2018年7月下旬派出3个专项巡察组,对该市22个乡镇(街道)和20个市直行业部门开展了为期近5个月的扶贫领域专项巡察,高悬巡察利剑,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
    开展调研,备足“弹药”
    为确保专项巡察有的放矢,常宁市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1月组织开展了扶贫领域专项巡察专题调研。从巡察组、巡察办、扶贫办等相关部门抽调专业人员组建专题调研组,对扶贫办、财政局、卫计局、残联、人社局、教育局、发改局(易迁办)、农业投、住建局、农业局等16个扶贫行业部门和乡镇进行明查暗访,就前期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判,为专项巡察工作的开展积累经验、备足“弹药”,提高专项巡察针对性。
    从下至上,摸清“底细”
    “脱贫攻坚工作的对象是贫困户,脱贫攻坚工作的成效贫困户最有发言权”,常宁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邹雄杰如是说。就是带着这样的工作理念,常宁市专项巡察采取了由户至村、到乡镇、再到市直行业部门的从下至上的倒推模式,巡察组直接下沉到组、到贫困户,一杆子插到底,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大起底。自7月下旬专项巡察启动以来,三个专项巡察组共受理来信来电来访31人次、个别谈话488人次、查阅相关资料280余册、入户走访调查859户,充分掌握了脱贫攻坚工作的第一手资料,摸清了脱贫攻坚工作的“底细”,对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大起底、大清仓。
    由点及面,突出重点
    按照中央关于脱贫攻坚巡视“看责任、看内容、看作风、看背后的腐败问题、以下看上”的要求,把塔山瑶族乡等贫困乡镇、村和重点行业部门作为巡察重点,深入查找扶贫背后的责任问题、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问题。通过对一个项目、一笔资金的运转使用情况进行全过程追踪,对一个贫困村、若干贫困户进行解剖分析,从中掌握扶贫政策在“神经末端”的落实情况。针对群众信访反映集中的优亲厚友、危房改造、易地搬迁、产业扶贫等重点,紧盯“雁过拔毛”“小官巨贪”等问题不放,着力发现在脱贫攻坚中搞形式主义、弄虚作假和截留、挪用、贪占扶贫资金以及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坚决斩断伸向扶贫领域的“黑手”。 该市专项巡察共发现各类问题线索228条,其中移交市纪委15条、移交市委组织部4条、交乡镇纪委2条、交被巡察单位整改207项。经纪检监察机关对移交线索进行查处,给予党纪处分、组织处理149人次,其中党纪立案7人、诫勉谈话27人次、约谈111人次、通报批评4人次。
    以巡促改,高悬利剑
    坚决把整改落实作为巡察工作的落脚点,严格按照即知即改、边巡边改、立行立改、全面整改的要求,对巡察发现问题实施“台账式”“清单制”管理,明确整改措施、落实责任领导、责任人员、整改时限,实行销号管理,确保整改可量化、可检查、可问责。将巡察发现问题既向被巡察单位反馈、又向分管和联点市级领导反馈、同时向扶贫办及相关行业部门反馈,层层传导压力,压实整改责任。通过开展巡察整改情况督查、“回头看”,督促巡察整改落实,确保巡察发现的问题“见底清零”。坚持把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巡察整改的评判标准,及时回应群众关心、关注、关切的突出问题,赢得群众信赖和拥护。截至目前,专项巡察交办整改事项中,各乡镇共约谈40人次、诫勉谈话17人次、通报批评3人次、党纪立案1人、党纪处分8人。
    2018年,该市11789名预脱贫贫困人口已通过复核验收,易地扶贫搬迁857户2948人,实施贫困户危房改造1219户,新建和改造贫困村村级文化活动中心42个。(常宁市纪委监委  周晓华 徐三贵)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