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淞区:为专项治理插上科技的“翅膀”

今年以来,芦淞区着力推进“互联网+”工作,通过科技的手段强化监督力度、提升服务质量,为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插上科技的“翅膀”。
推进“互联网+监督”,让违规违纪行为无处可藏。深入开展“互联网+监督”宣传活动,综合运用发放宣传册、悬挂宣传标语、集中宣传和入户宣传等多种形式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关注度,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到监督中来,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及时受理群众信访举报,第一时间交办,定期督促办理,一经查实严肃追责问责,并及时向群众回复。集中精干力量办理“互联网+监督”大数据碰撞疑似违规线索,优先查核低保领域、危房改造资金领域等涉及专项治理的问题线索,目前已党纪政务立案7人,诫勉谈话4人,提醒谈话56人。
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让“最多跑一次”成为常态。紧密对接省、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加快建设区、镇(街道)、村(社区)便民服务、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4个平台,并投入70余万元建设政务服务网络系统,全区80个社区、村采用数据链接方式接入电子政务外网,年底投用后,居民可在家门口申请受理政务审批服务。同时,坚持“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今年,芦淞区通过流程优化再造、压缩办理时限、数据互联共享等方式,优化政务服务,全区488条权力事项及公共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占总事项比例超过86%,其中32条“一次不用跑”。
推进“互联网+人社”,让群众“不见面、办好事”。建设“互联网+人社”公共服务平台,实现22项人社业务“一次不用跑”,51项“最多跑一次”,特别是医疗、生育、失业、养老四个险种每月人员异动申报可在网上办理,办理时长从平均1.5天缩短到10分钟,新生儿落地险等业务5分钟即可办好。目前,芦淞区人社业务互联网办理平台已有手机端注册用户1.8万多户、企业端注册用户651户,企业和个人经平台累计办理业务超过2.7万件次,网上业务办理量已占总业务量72%。
通过推进各领域“互联网+”工作,全区涉农、惠民资金的管理更加规范、监督更加有力、服务更加到位,工作作风得到有力提升,也大量减少了中间环节,有效避免了克扣挪用、侵占冒领等违规违纪行为发生。(芦淞区纪委监委)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