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天元区:用“村务监督”遏制群众身边微腐败

编辑:谢平 祝萌琎 发表时间:2018-12-20 09:08 来源:三湘风纪网

    财政收支经村务监督委员会审核,在村务公开栏进行公布;村委工作人员耐心地为村民就村务疑问进行解答……以换届为契机,天元区纪委监委在7个镇(街道)不断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制度,夯实基础,助推长效,让村级权力在阳光下行走。


    风险防控扎紧制度“笼子”。从扎紧制度“笼子”入手,出台了村级财务管理、村级信息公开等一系列廉政风险防控制度,不断推动基层民主监督机制的具体化、规范化、制度化,为资金的合理开支加上一道“安全锁”。同时,各镇(街道)纪(工)委积极运用“第一形态”,召开党风廉政集体约谈会,约谈支部“一把手”,对出现违纪苗头的干部“咬耳扯袖”,让干部“红脸出汗”,党员干部在扶贫帮困中因工作不力被约谈已成为常态。
    “村级纪委”紧盯小微权力。7个镇(街道)100个行政村相继成立了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委员,形成了对基层干部权力监督机制和村(居)民权益自我保障机制全覆盖。“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是‘村级纪委’,时刻监督我们,督促基层权力规范运行,维护群众利益。”监督委员会主要紧盯惠民政策,对村里重大资金使用、低保评定、精准扶贫帮困项目实施等民生事项加强事前监督,并及时将群众诉求、本村苗头性问题向村(社区)党组织或镇(街道)纪(工)委汇报,及时叫停群众身边的“微腐败”。截至目前,监督委员会参与重大事项500余次,否决村级不合理或违规决策20余项,协助查办群众身边腐败问题8起。
    信息公开“晒”小微权力。梳理确定了村财务收支、贫困户识别、扶贫帮困资金使用、村公共设施建设项目等重大事务公开事项,按照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时间节点及时公开,督促“两委”把各个项目、标准、数额等相关信息“晾晒”在阳光下,积极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同时,对村务公开开展常态化督查,随时了解村务公开情况,倾听群众意见,督促检查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对不及时公开村务、搞假公开的村,采取定期通报的形式,督促落实村务公开制度,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落实。(天元区纪委监委)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