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区:以“四个度”做好民生资金监管

2018年,荷塘区纪委监委以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为抓手,以“互联网+监督”平台为利器,着力对焦民生资金使用,强化党员干部责任担当,认真履职尽责,以“四个度”的方式运用监督执纪问责,确保了民生资金在荷塘区“物有所归,各尽其用。”
一、以民生资金专项督查提升工作“精度”
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专项整治为契机,盯紧民生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财务分管情况专项检查。在对人社、卫计、民政、城建、疾控、水利等6家涉及民生资金、专项资金的单位开展检查的过程中,发现日常财务存在签字程序不正规等问题,已要求整改到位,同时对工作纪律问题发出了4起函询。会同民政、公安等部门对低保资金发放开展专项监督,对享受低保人员进行精准复核,在专项清查中,共核查出97人、61户低保家庭存在问题,并进行了低保资格清退。区纪委监委以专项资金项目管理违规违法等问题线索,以监督检查推进工作落实,以问题整改提升监督实效。
二、以民生资金日常监督保证工作“长度”
荷塘区将民生资金管理使用制度建设作为有效发挥资金作用的重要手段,对资金拨付、使用和跟踪问效等环节都做了具体详实的规定,切实为民生资金监管提供制度保障。以“互联网+监督”平台为重要监管手段,充分发挥其大数据对比的精准监督作用,针对群众线上举报和数据对比发现的12起疑似线索,向区属6个单位发出12件交办件,已全部得到有效回复。截至2018年11月,因民生资金监管不力共立案1件,党纪处分1人,组织处理1人,追回违规发放的后扶资金3.36万元。
三、以警示教育高压震慑维系工作“硬度”
2018年,区纪委监委通过“一门式电子监察系统”对“互联网+政务服务”的系统登录、数据录入、运行监管不及时等情况进行监控,根据《荷塘区“一门式”政务服务问责办法》发布了“关于对‘最多跑一次’政务服务工作督查情况的通报”,对5家存在超时处理的单位以及7名工作人员进行了通报处理。
同时加大通报曝光力度,全年因“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共立案20起,“扶贫领域”工作履职不力问题立案1起,追缴违纪资金44.394万元。案件已全部通过媒体曝光,注重政治性和社会效应,对胆敢动民生资金“奶酪”、相关工作推动不力、顶风作案的党员领导干部坚持“点名道姓”,做到“不回避、不遮掩、不袒护”。
四、以实地走访听言纳谏保持工作“温度”
抓信访。通过班子成员公开接访、下基层主动接访、专门建台账动态办理信访件等方式将信访工作做实做到位,围绕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筛选梳理相关问题线索,紧盯啃食群众获得感的基层“微腐败”问题、扶贫领域涉嫌违纪问题和涉黑腐败及其“保护伞”问题,将信访举报工作做成了解民情、凝聚民心的工程。
抓服务。将政府服务水平纳入监督重点,以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窗口单位为工作切入点,深入各窗口服务单位开展“不担当、不作为”现象专项整治行动,对全区21类“不担当、不作为”问题画像,涉及38个部门单位,收集到66个具体表现,已要求立行整改,通过专项整治推动政府服务意识再强化、服务效率再提升、服务质量再精细,实现政府职能转变。
抓民生。切实维护群众利益,确保相关民生政策落实不打折扣。荷塘区纪委监委针对低保金发放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通过随机抽取,调查组深入15户低保家庭中开展走访调查,对民生资金的使用过程进行了全程监管,跟踪问效,确保民生资金落到实处,发挥民生资金应有的作用。(荷塘区纪委监委 汤星宇)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