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溪:“三三法”精准“问诊”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想不到快四年了,我们这150元的水表安装费还能退回来,多亏纪委清理了安全饮水工程。”近日,泸溪县达岚镇新田村五组村民李长六拿到清退款后这样激动地说到。当天,新田、潮地两个村的191户村民与他同时拿到了清退款共计28650元。
自9月份以来,泸溪县纪委监委围绕让老百姓喝上放心水、安全水目标,在全县深入开展2016年-2018年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向农村饮用水实施过程中和工程项目各环节存在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实行精准“问诊”。把在农村饮水安全上滥用职权、暗箱操作、虚报套取、贪污受贿,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工程竣工验收后老百姓不能正常饮水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作为重点“会诊”,切实“望、闻、问、切”饮水安全问题。
为防止虚假排查、虚假整改、用上交违纪资金来掩盖存在问题等情况的发生,该县成立了七个核查组,采取执纪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的“三三法”来推进专项整治。一是“三对账”。对群众向纪委反映的问题和水利部门自查发现的问题实行底数对账,把自查自纠的问题与整改落实的清单实行进度对账,把整改的标准与脱贫验收的标准实行标准对账。二是“三核查”。实行配合交叉检查、乡镇核查、重点核查。三是“三问责”。对自查不力的、整改不力的、推动不力的进行问责。同时,实行一周一报告,一天一调度,确保专项整治行动扎实开展。
截止1月15日,在全县11个乡镇147个村社区和100余个县直单位张贴通告450余份,清理2016年-2018年建设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500个,通过自查自纠发现问题项目122个,涉及7个乡镇13个村,收缴违纪资金14.4050万元,退还群众资金10.41万元,5人主动交代问题,2人被约谈。(泸溪县纪委监委)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