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区:发挥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监督“前哨”作用

“看到公示的资金上面有监督委员会的章子,我们就放心了。”株洲市天元区雷打石镇凤凰山村几个村民站在村务公开栏前面,感慨道。为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职能,精准发现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天元区纪委监委不断完善村(居)务监督委员会运行工作机制,让其能监督、善监督、敢监督。
严格“选人”。结合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按照“九个不选”的要求严格选任村(居)监委干部,与村(居)“两委”换届选举同步开展。坚决把作风正、工作实、敢担当的人推选为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把群众认可、公信力高的人员推选为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委员,从源头上确保监督队伍坚强有力。定期组织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开展专题培训,学习《纪律处分条例》《问责条例》等党纪党规,邀请相关部门培训财务知识及扶贫帮困政策,进一步提高监督人员能力和水平。全区现共有村(居)村务监督委员会102个,监督员354名。
纪委“撑腰”。将纪检监督的触角延伸到村(社区),与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形成监督合力,由镇(街道)纪委加强指导和支持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开展业务工作,重点对决策和公开、财产管理、惠农政策措施落实等方面是否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指导,解决“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也具有向镇(街道)纪委特事特报权。同时,区纪委监委还做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的坚强后盾,对随意插手的党员干部一律严查严办,确保村(居)务监督委员会“能管事儿”、“敢管事儿”。
精准“发力”。在监督内容上,由过去单纯财务向全面村(居)务延伸;在监督权力上,监督委员会有权纠正村(社区)两委的错误决策;在密切干群关系上,要强调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的独立性和中立性,能够掌握第一手的民意信息,使群众乐意说出“心里话”。比如2017年5月,雷打石镇胜塘村村务监督委员会对胜塘村预制场账务进行清查,清查了1995年至今的账务,列出明细,公示在全村各个角落,解决多年来胜塘村的一个重大矛盾点。
据统计,2018年以来,各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委员共列席或参与村(社区)“两委”会议778次,收集并反馈意见建议386条,发现并纠正各类问题207个,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的末稍监督,发挥好“探头”和“前哨”作用。(天元区纪委监委)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