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阳:严查快办 持续发力整治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

2018年,耒阳市纪委监委对标看齐省、衡阳市部署要求,以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统揽全市纪检监察工作全局,紧盯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关键环节,聚焦监督执纪问责,以铁的纪律和作风为脱贫攻坚工作保驾护航。
一是突出严查快办。将全市30个乡镇(街道)和14个派驻纪检监察组划分成4个片区,由4名市纪委监委班子成员、4个纪检监察室分别对应1个片区包案,对中、省纪委交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办理以及较为复杂疑难的问题线索,由4个纪检监察室直查快办;对本级受理、较为典型的扶贫领域案件由市纪委纪检监察室现场指导督办。2018年1-12月,全市纪检监察机构共查处人数220人,其中组织处理164人,立案查处扶贫领域案件56起,给予56人党纪政务处分(包括党纪政务轻处分48人,党纪政务重处分8人)。市纪检监察机关直查直办乡科级干部7人。
二是注重资金追缴。对被“拔毛”的资金能清退给群众的及时清退,不宜清退的按原渠道及时分配、拨付、发放,及时将“拔”了的“毛”追回来。2018年,该市共追缴扶贫领域资金50.4204万元,其中上交财政资金37.6704万元、退还群众资金12.75万元,提升了资金的追缴退还率,获得了群众的好评。
三是强化通报曝光。严格执行扶贫领域典型案件“一月一通报”工作制度,每月底前,将本月查处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点名道姓通报曝光。2018年全市共通报12批次扶贫领域典型案例,涉及党员和国家公职人员47人,特别是公开通报了大市镇大市居委会原主任刘华挪用违危房改造补助款案,长坪乡高岭村原党支部书记谢某仁挪用侵占生态效益林补偿款案,余庆街道办事处三人违规挪用扶贫资金案,南京镇白毛村、永济镇大河边村、大和圩乡五和村等3起贫困户精准识别工作失职失职案,市发改局、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文广新局、东湖圩镇、淝田镇等5起工作作风不实案,在全市形成了强大震慑。(耒阳市纪委监委 王屹丽)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