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经开区:向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亮剑”

“石门桥镇劳动保障站站长谢某,在负责全镇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期间,对危房改造资金把控不严,谢某被免职……”“樟木桥街道常安社区农业扶贫专干万某,违规出具农村低保初审意见,对社区居民低保资格审核把关不严,万某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一系列的问责案件是经开区纪工委旗帜鲜明向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亮剑”的一个缩影。
坚持问题导向,全面自清自查。区纪工委严格对照中央纪委提出的4个方面12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通过提醒谈话、批评教育等方式,层层传导压力,督促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查摆问题。全区33家单位结合工作实践,就本单位、本系统存在的问题认真查摆,共画出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表象90余个。
狠抓监督执纪,严肃追责问责。先后派出9个督查组,全面开展扶贫领域监督检查。重点梳理筛查、找全深挖问题线索,确保不放过、无遗漏。坚持持续跟进、靶向整治,深入剖析原因,严肃查纠整改,集中力量予以整治。对整改责任不落实、整改不力、敷衍整改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严肃追责问责。同时,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坚持快查快结,对已发现的问题线索逐条核查,查清查细查实。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共查处危房改造、低保五保审核把关不严、结对帮扶作风不实等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21人。
加大通报曝光,形成常态管理。为确保有效问责,区纪工委加大警示曝光,对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及时进行一一晒出,对存在问题的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做到问责一个、警醒一片,持续释放严惩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强烈信号,让广大党员干部筑牢拒腐防变、崇廉尚洁思想防线。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共印发扶贫督查通报5期,对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常德经开区纪工委 张纯)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