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一季一专题”集中治理实现“开门红”

“滔溪镇新联村虚报套取产业扶贫资金20万元,用于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村支部书记袁某、滔溪镇时任副镇长胡某、县扶贫局产业开发办主任王某和县财政局农业股股长夏,某均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近日,安化县发布扶贫领域“一季一专题”典型案例通报在全县引起强烈反响,百姓纷纷点赞支持。
扶贫领域“一季一专题”集中治理开展以来,安化迅速行动,围绕产业扶贫、生态扶贫、异地扶贫搬迁、教育扶贫、社会保障兜底等5个专题,明确牵头整治单位,对每个专题开展为期3个月的集中治理。在产业扶贫领域集中治理中,注重源头管控,建立健全县级产业扶贫项目库,做到底细清账目明;出台《安化县产业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扶贫小额信贷分贷统还操作管理办法》等,规范产业扶贫资金管理。注重抓早抓小,各乡镇(林场)成立产业扶贫项目资金专项审计检查组,对所有产业扶贫项目全面进行自查自纠。同时,建立问题清单、整改清单、责任清单,建立一周一调度工作机制,定期梳理工作进展情况,扎实推进整改落实。注重快查严处,县纪委监委牵头成立联合督查组进行全面督查,对发现的问题线索一律快查严处,先后查办了滔溪镇新联村、柘溪林场白水村、平口镇动物防疫站虚报套取产业扶贫资金等问题。截止2月,共检查产业扶贫项目34个,涉及财政专项资金1851万元,督促整改问题10个,立案15件,党纪政务处分15人,约谈2人,通报曝光典型案件3期9人次,收缴清退资金20.04万元,实现了“一季一专题”集中治理“开门红”。
目前,安化县纪委正保持力度不减、尺度不松、标准不降的态势,紧盯生态扶贫领域生态工程项目违规招投标、工程质量低劣,虚报冒领、套取生态保护补偿资金,生态管护员选聘续聘不精准、优亲厚友等问题,进行全范围无死角的督查。同时,将坚持举一反三、标本兼治的原则,完善管权管人管事相关制度,查漏补缺,加强源头防范,确保集中整治实效。(安化县纪委监委 刘周容 、刘学)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