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慈利:吴主任的“小算盘”

编辑:谢平 祝萌琎 发表时间:2019-03-11 17:12 来源:三湘风纪网

    前不久,一则“吴主任向镇党委政府提出辞职报告”的消息,在镇里炸开了锅,干部群众议论纷纷,难以置信。
    吴主任在村里担任村主任已近20年,作为非党干部,有很多次机会可以向党组织靠拢,进而“更上一层楼”,担任村支部书记,可他偏偏就是自愿退其次,在这件事上,很多干部群众都说他是个“死脑筋”。
    吴主任的这个“谜”困扰了群众很多年。
    今天,这个“谜”终于被县纪委监委解开了。
    2018年,有群众越级信访举报反映自己粮种补贴款和水库口粮款未得到、村里吴主任在评定建档立卡贫困户时优亲厚友等10多个问题,县纪委监委成立了专门的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
    由于信访反映的问题时间跨度17年,问题错综复杂,调查组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开展了近2个月的详细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吴主任存在的一些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吴主任既是一名村干部,也是当地比较出名的“土律师”,由于其对政策法律有所“研究”,“鬼点子”多,加上能说会道,遇上“事”,村支部书记都找其商量,有时候甚至乐意当“甩手掌柜”,将具体事物完全交给吴主任去处理。一来二去,吴主任在村里的“威信”日益升高,群众有问题都去“麻烦”吴主任,吴主任也“乐意”出面解决,客观上讲,他也帮助部分群众解决了一部分问题。由于给吴主任添了“麻烦”,这些办事群众都会给吴主任送些“土特产”“意思意思”:蜂糖、土鸡、腊肉等,有时还会请他吃饭,送上香烟,这些吴主任一般都会一一笑纳。甚至有群众调侃:吴主任虽然年纪不小,但声音洪亮、面色红润、精神十足,就是因为蜂蜜吃的好。
    调查组人员通过走访群众和找吴主任几番谈话后,终于了解到其“心得”:这么多年没有更进一步,其实有他自己的“小算盘”,虽然只是村主任,可村里的很多事情还是可以做主,摊上事,“枪打出头鸟”,他可以全身而退,对于这样“无名但有实”的现状,他安于维持,加上以前不是监察对象,认为帮群众办事后“吃点拿点”是小事。没想到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推进和新监察法的实施,他的这些作法再难“蒙混过关”了。
    最终,该村因为存在截留、挪用水库粮差款等问题,村支部书记被立案审查。吴主任因为伪造林权证申报资料导致错发林权证进而引起山林纠纷、伪造农户农村危房改造验收资料导致农户骗取补助资金以及接受群众财物等问题被组织约谈。后吴主任向镇党委政府提交了辞职报告,村民代表大会依照相关程序同意了其辞职请求。
    “巴豆虽小坏肠胃,酒杯不深淹死人”。“吃点拿点” 其腐败虽微,但其本质还是“腐败”,“吃点拿点”,餍足了一时口腹之欲,贪图了一时蝇头小利,它损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亦非小事,党员干部理应引以为戒。在“全覆盖”“零容忍”的反腐新形势下,再隐蔽、再高超的腐败手段都难以藏身。(慈利县纪委监委 卓建华)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