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城区:扎实开展产业扶贫集中治理

为进一步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望城区扎实推进扶贫领域“一季一专题”集中治理,针对产业扶贫领域的薄弱部位和关键环节,全面开展“回头看”,深入开展拉网式排查,严格资金和项目管理,对查摆的问题逐一明确整改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员和整改时限,真正做到挂牌作战、逐一销号。
1.制定出台工作方案。2018年10月望城区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印发《开展“一季一专题”集中治理工作方案》,重点围绕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社会保障兜底扶贫等专题,每个专题安排9个月时间,分节点抓好集中治理,明确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产业扶贫专项治理工作。制定《长沙市望城区产业扶贫作风建设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对产业扶贫存在的项目帮扶不实甚至弄虚作假、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帮扶措施针对性不强、产业项目不明显、减贫带贫推动不力、基层对产业扶贫项目申报建设消极对待、产业扶贫作风不实等六大类问题提出了具体整改措施。开展突出问题排查,认真剖析产业扶贫作风建设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计划和措施,确保查找问题见人见事见细节,坚决落实问题整改到位。
2.规范资金管理和拨付。强化扶贫资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做到专项管理、台账规范、程序到位。联合制定修订《长沙市望城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规范了扶贫资金申报、使用、验收报账等程序。制定了《长沙市望城区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度》,明确了扶贫资金“谁分配、谁使用、谁公开”的原则,对项目申报、验收和资金拨付等各环节的公示公告做明确要求,让每一笔扶贫资金都在阳光下使用。同时,对我区44个重点产业扶贫项目和其它中央、省市扶贫资金项目进行了全面验收和核算,确保产业扶贫项目资金使用规范和精准。
3.落实重点项目问题整改。组织专门力量,逐街镇、逐村、逐项目进行检查指导,对每个街镇产业扶贫项目逐一清点,尤其是省定贫困村,全面落实专项治理工作要求。在规范扶贫资金使用的同时,保障扶贫资金安全。在产业扶贫集中攻坚月期间,督促19家新型经营主体针对帮扶措施不精准、针对性不强等问题进一步规范了帮扶协议,切实维护了贫困群众的利益。
4.全面强化常态化监督管理。在作风建设“一月一主题,1+N”督查工作中,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进行专题督查,健全纪检(监察)、主管部门、财政、审计共同参与、共同检查、共担责任多位一体的监督管理机制,通过常态监督和重点抽查,及时掌握资金流向,规范资金分配、拨付、使用、管理,确保扶贫资金使用安全高效。加大纪律审查力度,切实履行扶贫领域中的监督责任,把握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实行“零容忍”,迅速核实、快查快结,该处理的处理、该问责的问责,通过约谈、诫勉谈话等方式,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教育、早纠正,形成有力震慑。如,查处白箬铺镇齐天庙村村委会原主任罗某俊滥用职权、挪用扶贫资金问题等典型案例。
截至2019年2月,共对44个重点产业扶贫项目进行全面核查,发现相关问题19个,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4个,处理7人。(长沙市望城区纪委监委 李前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