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5个追责”护航生态扶贫,助力专项整治

3月8日,汝城县召开全县生态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推进会议,会议传达落实全国、省、市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精神,对全县生态扶贫领域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推进专项治理工作不断深化。
今年以来,根据省市纪委关于开展扶贫领域“一季度一专题”专项治理的安排部署,汝城县采取全面压实责任、组织自查自纠、开展监督检查、严肃查处问责等有效措施,集中时间、精力、人力开展生态扶贫治理专项行动,为确保生态扶贫工作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聚焦重点,强化责任落实。结合实际,制定了《关于开展生态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实施方案》,明确专项治理的范围、重点、机制、要求,分自查自纠、监督检查、建章立制3个阶段有序推进。要求各相关职能部门和各乡镇要充分认识此次专项治理时间紧、任务重、整治时间跨度大,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专项治理重要性;要讲究方式方法,扎实有序开展专项治理;要强化责任落实,确保专项治理取得实效;并就发现核查问题线索的方式方法进行了明确。2019年生态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时间、范围与重点。时间范围:2014年以来的退耕还林工程等生态工程项目;2014年以来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护补助等生态保护补偿资金项目;2017年以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选聘续聘工作;其他生态扶贫项目。重点: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项目推进、实施、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虚报冒领、套取生态保护补偿资金等问题;生态护林员选聘续聘不精准、优亲厚友等问题。
加强监督,从严执纪问责。县纪委监委组织县林业局、县扶贫办、县财政局和乡镇召开调度会,就生态扶贫专项治理全面摸清底子、组织自查自纠、开展监督检查等重点工作进行调度,并对2014年至2018年全县退耕还林项目资金、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发放明细和2017年至2018年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选聘续聘的档案资料进行了全面认真核查,相关数据已按要求在村集体及“互联网+监督”平台公开和公示。从被动查变主动查,纪检监察机关对相关问题线索开亮绿灯、优先处理;从纪律宽松到严肃纪律,对问题的排查动真碰硬、严肃认真;从被动履职到主动履职,做到“5个追责”,即对零问题上报的、有问题不报的、报虚假问题的、有问题不处理的、有案件不查处的进行追责,顺利推进专项治理。(汝城县纪委监委 祝军飞 邓坤)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