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株洲:产业扶贫成效显著 打响“一季一专题”集中治理“第一枪”

编辑:谢平 祝萌琎 发表时间:2019-03-26 10:01 来源:三湘风纪网

    省专治办开展“一季一专题”集中治理工作以来,株洲市在全市五县(市)范围内开展了产业扶贫集中治理,为“一季一专题”集中治理打响“第一枪”。
    一、高度重视,迅速部署。市纪委监委高度重视,收到省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办公室《关于开展“一季一专题”集中治理工作的通知》后,即下发《株洲市关于开展产业扶贫集中治理工作的通知》至各县市扶贫领域专治办。各县市专治办均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研究,形成了各自的工作方式。比如,渌口区由纪委副书记带队,组织纪委党风室、专治办、人社局、发改局、扶贫办等相关人员。查看了5个镇的农村经济组织产业帮扶奖励档案资料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产业的情况,实地抽查走访了3个镇,11个产业扶贫项目,突击检查了1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的情况;攸县纪委召开了攸县“一季一专题”产业扶贫专题治理工作部署会议,县财政、发改、农业、畜牧、林业、商旅粮、供电公司和扶贫办等涉及产业扶贫单位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参加会议,听取了各单位前期产业扶贫工作情况汇报,对产业扶贫专题治理工作进行了详细安排,明确了工作重点,要求全县各乡镇(街道)、县直各单位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积极参与和配合产业扶贫专题治理工作,全面落实工作责任。
    二、压实责任,深入检查。围绕产业扶贫当中的种植、养殖业扶贫、光伏扶贫、小额信贷风险防控、电商扶贫和旅游扶贫五个专题或本地其他重点产业扶贫项目,对产业扶贫对象是否符合条件,是否存在识别不准甚至弄虚作假的问题;项目申报、审核、验收是否存在程序不规范的问题;项目工程质量是否存在以次充好,质量不达标的问题;扶贫资金是否存在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的问题;主管和实施产业扶贫的职能部门及工作人员是否存在扶贫项目不切实际、项目建设铺张浪费、资金拨付索拿卡要等作风问题开展重点检查。比如,醴陵市由市纪委牵头,市财政局、审计局、扶贫办组成检查组,于2018年12月对全市扶贫产业项目创新采取“一听二查三看”的方式进行了集中专项监督检查。(“一听”,即听取汇报,听取村负责人关于本村产业项目的介绍,了解村里产业发展的大致情况。“二查”,即查资料,看项目建设相关资料是否齐全,查看各环节是否符合程序。“三看”,即深入产业项目现场,实地查看产业发展现状,看资金投入使用现状,看贫困户收益分配是否到位)
    三、严格执纪,严肃追责。此次集中治理由各县市专治办牵头,各项目实施单位参与,建立专治办与实施单位的沟通联系机制。坚持稳中求进的原则,突出重点、科学统筹;坚持一月一报告,分节点对产业扶贫项目进行全覆盖治理,对查出的问题,一经查实,一律快查快办,一律严肃处理,一律通报曝光。如,炎陵县鹿原镇炎陵村对水各上组卖山林树木后的财务存在监管不力,未做好分配方案,及时将资金分发到村民手中。2018年11月16日,炎陵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分别受到提醒约谈处理。
    此次集中治理全市共发现问题36起,查处问题11起,处理30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人,组织处理26人,追缴资金18.264万元,清退资金5.754万元。株洲市纪委将有针对性补全相关管理漏洞和环节缺失,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在下一个专题治理工作中力度不减、举一反三,确保集中治理实效。(株洲市纪委监委 韩超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