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湘阴:三个“精准扫描”确保生态扶贫治理实效

编辑:谢平 祝萌琎 发表时间:2019-03-28 08:50 来源:三湘风纪网

    2019年元月份以来,湘阴县纪委监委在开展生态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一季度一专题”集中治理工作中,聚焦资金流向、项目现场、责任岗位三项重点内容,全程全面精准扫描,取得了初步成效。
    项目资金精准扫描。针对该县中央财政造林补贴、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助、中央预算内长江防护林工程和生态公益林管护四类生态扶贫项目资金开展精准扫描。一是对项目资金审批流程进行精准扫描。对资金申报是否存在弄虚作假、资金审批程序是否到位、是否存在优亲厚友的“带帽”资金、是否存在移甲作乙的“后门”资金等方面开展点穴式扫描。二是对项目资金流向进行精准扫描。从资金来源是否清晰、资金分配是否合理、资金拨付是否及时、资金收领是否到位等方面开展闭环式扫描。三是对项目资金去向进行精准扫描。从项目资金分类使用是否规范、资金拨付与项目建设是否同步、受益人员是否优先考虑贫困户、签名领款是否真实、财务票据是否正规、结算处理是否制作专账等方面开展过漏式扫描。该委通过对2016年至2018年期间100余笔共计400余万元生态扶贫项目资金的精准扫描,发现专项资金拨付不及时、资金使用不正当、账务处理不规范等疑似问题线索5条,涉及金额83200元。
    项目现场精准扫描。该委分类施策,针对中央财政造林补贴、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助、中央预算内长江防护林工程和生态公益林管护四类生态扶贫项目分别制定整治方案。一是对项目规划布局进行精准扫描。从项目分类是否与地域特色相匹配、项目规划是否科学论证、项目布局是否前瞻合理等方面开展督查治理。二是对项目选址进行精准扫描。从项目选址是否考虑水文、土壤、日照等适宜条件,是否考虑贫困户的投劳便利,是否注重贫困户的受益获利等方面开展督查治理。三是对项目面积测量进行精准扫描。为确保项目实施面积的真实性和精准度,该委采取现场GPS定位测量、Gis软件处理成图、查阅施工记录、座谈走访、绘图比对等办法,全面排查造林户、受益人是否存在虚报、瞒报、重报面积,套取项目资金和冒领受益款的情形。共核查造林补贴、森林抚育、长江防护林和公益林项目23000亩,入户调查公益林管护受益贫困户40余户,督促整改测量不精准、受益贫困户人少面窄等问题8个。
    岗位职责精准扫描。该委将生态扶贫集中治理的岗位职责分为决策部署类、具体实施类、资料归档类三个层面,同步开展督查治理。一是对决策部署类岗位履职情况开展精准扫描。从生态扶贫项目的决策部署是否存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否存在领会文件精神有偏差、是否存在执行文件规定变形走样、是否存在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等方面开展监督治理。二是对具体实施类岗位履职情况开展精准扫描。对项目实施是否亲力亲为、资金使用是否全程跟踪监管、施工管护是否签订规范合同、相关程序是否脱节缺位等方面开展督查治理。三是对资料归档类岗位履职情况开展精准扫描。对工作计划是否照抄照搬、资料收集汇总是否齐全准确、资料整理归档是否及时完备、总结汇报材料是否虚夸不实等方面开展监督检查。2019年2至3月份,该委共查阅各类生态扶贫文字资料160份、图片资料90份,发现项目施工和资金使用监管不到位、部分乡镇、村(社区)资料缺失不全等问题8个。
    针对该县生态扶贫领域存在的共性问题,该委建议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操作规范、开展业务培训、推介典型经验,确保生态扶贫集中治理取得实效。对前期督查发现的问题,该委正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立即整改,对涉嫌违纪的问题线索,正在开展排查研判。(湘阴县纪委监委)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