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江:“三零”工作法深化生态扶贫专题治理

“现对专题治理自查不深入、整改不全面的沙塘湾街道、布溪街道予以全市通报批评……”近日,冷水江市印发《生态扶贫专题治理督查情况通报》,对生态扶贫专题治理工作责任落实情况、工作成效相关情况进行通报。
在生态扶贫专题治理中,冷水江市聚焦生态补偿资金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生态工程项目违规招投标、质量低劣,生态护林员选聘续聘优亲厚友、不精准等突出问题,强化线索排查、问题整改、责任追究等工作举措,全面提升专题治理成效。
线索排查“零遗漏”。采取乡镇(街道)自查,市专项治理办公室抽查的方式,对2016年至2018年生态补偿资金发放情况、生态工程项目建设情况、生态护林员选聘情况进行全面核查。一季度,全市共核查生态补偿资金2675.51万元、生态工程项目5个、生态护林员14名,共发现生态补偿金管理不规范、发放不及时、群众不知明细等相关问题38个。
问题整改“零逾期”。按照自查发现问题立行立改、督查发现问题限期整改的方式,相关责任单位针对存在的问题,分类施策制定整改方案,明确具体责任人、方法举措、完成时限,确保整改落地见效。3月份,市专项治理办公室在“四不两直”督查中,现场制作并下发交办函9份,交办问题14个,责令相关单位限期完成整改,并对整改情况持续跟踪问效,坚决做到规定时间内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责任追究“零容忍”。坚持严惩腐败问题与纠正不正之风并重,始终营造“零容忍”高压态势。专题治理期间,市纪委采取提级办理方式,严肃查处了三尖镇木山村原党支部书记阳某元截留退耕还林补偿金问题,阳凯元受到留党察看一年处分,并被通报曝光,形成有力震慑。另外,对专题治理工作重视不够、作风不实、成效不明显的沙塘湾街道等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单位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为后续专题治理的深入开展提供优良作风保障。(冷水江市纪委监委 刘忠 况德斌)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