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利:1200余名村务监督员 “挑刺”

“我们广东村的村主干道已经坏了很久了,为什么还没有整修拓宽?”
“韩某有两个儿子,为什么村里还要给他搞临时救助?临时救助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三叉溪组道路硬化工程账目明细情况怎样?现在我们村账上还剩多少钱?”
……
近日,在慈利县各乡镇陆续召开村务监督月例会,在现场,各村务监督员给村干部的“挑刺”“辣”味十足。
今年来,该县为进一步规范“微权”,管好“微官”,在全县各村(居)全面推行村务监督月例会制度。全县427个村(居)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推选了1200余名“五老” “能人”、“挑刺人”担任村务监督员。村务监督委员会固定每月上旬组织召开会议,并将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村支两委干部、各村民小组组长、村民代表、乡镇驻村干部、驻村扶贫工作队或驻村第一书记等作为固定参会人员。
在各村务监督月例会上,村干部对上月惠民政策落实、工程计划、已实施项目进度、村级财务收支等情况逐一进行了通报,村务监督员和群众代表再对疑点一一询问,村支两委干部现场进行答疑解惑。
“这个‘明白会’开得好,改变了以往村干部在会上讲、老百姓台下听传统模式,群众有意见往往是村干部自己给自己解释,没有说服力。这样的月例会看起来麻烦,实际上是让群众明白、还干部清白。”曾经担任多年村干部的老陈如今被推选为村务监督员,他深有感触。
“‘明白会’既提升了工作透明度又增进了干群关系,减少了误会。我们将继续加大村级民生事项公开力度,用精细化日常管理上好村务工作的‘紧箍咒’。 ”该县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慈利县纪委监委)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