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武:“三招”发力整治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今年以来,临武县纪委监委抓紧抓牢脱贫攻坚监督责任,把整治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摆在突出位置,开展“靶向式”精准整治,以“零容忍”的态度,剑指扶贫领域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纪律保证。
开展调查研究“把好脉”。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由县纪委县监委领导带队,分成6个组,结合《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大力提倡求真务实真抓实干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意见》文件精神,采用“四不两直”深入13个乡镇31个贫困村进村入户开展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调研,同时要求各乡镇和县直单位根据各自职责职能自查摸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通过走访调研,共梳理出6大类36小项问题,其中集中表现为“三多三少”(填表报数多、研究工作少;检查考核多、对症下药少;会议部署多、行动落实少)和搞形式、走过场、工作落实不力等问题,通过调研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画好了像,把好了脉,夯实了工作基础。
紧盯重点问题“施好策”。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县纪委监委立即提出管用的措施22条,出台《临武县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22条措施》报县委研究,切实为基层减负松绑。一是精简各类报表和会议。联合县扶贫办会商精减各类报表和微信群,缩减各类报表12份,同比较少54%;合并各类相关工作微信群30余个,提高办事效率。一季度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相关会议较去年减少5次,降幅达30%。提倡开短会,合并相关会议,召开2019年政法工作、应急管理、安全生产、脱贫攻坚、森林防火、防汛抗旱、改善人居环境暨信访维稳工作“六会合一”会议,切实杜绝陪会、重复参会等问题。二是规范各类考核检查。要求县直相关单位安排工作要强化统筹、符合实际,杜绝安排工作层层加码、刚安排马上就要结果的不合理现象,杜绝各类重复多头检查和乱指令、瞎指挥,让基层重复、反复做无效工作,甚至无所适从。三是开展约谈函询。针对发现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谈话提醒,不断拧紧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螺丝钉”,实现监督关口前移。对发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及时对党组织负责人或相关党员干部进行提醒谈话或函询,责令整改,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四是开展专项巡察。把整治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深化政治巡察的重要内容,今年我县拟对全县13个乡镇分三个批次开展全覆盖巡察,3月初县委已经组建3个常规巡察组和2个延伸巡察组,对4个乡镇党委及16个重点村和2个单位党组织开展常规巡察,并对6个单位党组织、42个未列入提级巡察的村(社区)党组织进行延伸巡察。
强化严查快办“瞄准靶”。一是严厉整治不担当、不作为、弄虚作假、谎报情况等问题。临武县林业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邝某对生态扶贫专项工作不重视、落实不得力受到通报问责。20019年1-4月,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立案3件,问责48人,其中科级干部4人。二是强化通报曝光,深化标本兼治。对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及时发布查处问责信息、曝光典型案例,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形成强大震慑。同时结合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深入查找在工作推进、日常监督、制度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切实强化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推动各部门、各乡镇履职尽责、建章立制、强化监管。(临武县纪委监委 唐铭鸿)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