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汝城:精准处置扶贫信访件 增强群众获得感

编辑:谢平 祝萌琎 发表时间:2019-04-11 09:40 来源:三湘风纪网

    “纪委给我们发微信红包了!真没有想到纪委干部把钱帮忙给我们追回来,还为了不让我们跑腿,通过微信红包转账给我们,太感谢了。”3月26日,一名在外地打工的村民给汝城县纪委信访室打来电话,笑呵呵地说。2019年3月25日晚,汝城县纪委监委信访室、第四片区工作组、文明乡纪委组织乡镇领导、驻村工作队、当事人、部分党员代表等到文明瑶族乡联和村村部召开信访调查处理回访及村干部拖欠村民5366元劳务费现场退还会,部分在外地打工的群众通过微信红包或微信转账方式退还。


    近年来,汝城县纪委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县乡纪检监察工作一体化为抓手,紧盯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精准处置扶贫领域信访举报件,做到优先办理、快查快处,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查清情况、化解矛盾、排查线索、处理到位,推动扶贫领域信访举报工作高质量发展,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规范来访受理。在提高纪检监察干部信访工作能力的同时,坚决要求信访接待窗口认真做好日常接待、受理、登记、录入、转办等工作。对于到信访室来访群众,不管业务内外,首先“一张笑脸、一句问候、一杯开水”相迎,对群众来访的问题,认真听取和登记,并耐心做好上访人的思想工作,稳定上访人情绪,纠正上访人信“上”不信“下”、信“纪”不信“法”的定向思维。对业务内的信访举报及时录入转办,对业务外的信访举报当场向举报人解释清楚,并在适当的情况下给予其他帮助,将问题尽可能地解决在基层,防止越级访、重复访、多人访的发生。
    畅通渠道信访。县纪委设计制发了《汝城县纪委监委信访举报暨倾听百姓呼声关注百姓诉求》宣传海报,分执纪监督对象、信访举报受理范围、不予受理范围、不属于受理范围的信访事项、举报材料书写格式、举报地址、电话及邮箱等7个版块内容,并列举虚报冒领、截留私分、挥霍浪费财政专项资金等6大类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宣传海报内附汝城清风、三湘e监督微信公众号,方便群众扫描举报。下发《关于做好〈汝城县纪委信访举报宣传海报〉宣传发放工作的有关提示》,明确以乡镇纪委为主,乡镇纪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张贴地点为便民服务中心、办事窗口、广场、村务公开栏等群众集中场所,全县共发放宣传海报13万余份,切实提高宣传海报的群众知晓率和监督参与度。同时,组织干部上门为群众宣讲纪检监察信访举报政策,让群众足不出户,一个电话、一封邮件就能合理表达诉求。
    科学线索管理。注重发挥扶贫、审计、财政、信访等相关职能部门日常监管作用,督促其每年至少对分管领域扶贫资金项目开展监督检查1次以上,对发现的问题线索及时移交县纪委处理。对扶贫领域信访问题实行专账管理、优先处理和限期办理,对反映情况清楚、易查易结、问题线索单一的信访举报件,做到及时排查,对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突出的信访问题,实行领导包案。加强督办督查,跟踪信访件办理进度,对信访办理结果严格审核把关,对处理偏轻的调查处理结果及时督促调整。对超期办理、办理不及时、办理效果差、反馈回访不及时的主动提请领导约谈相关责任人。2018年至2019年3月,汝城县纪委监委针对处置扶贫领域信访不力的乡镇下发《信访督办函》3份,由县纪委监委主要领导分别对3个乡镇的党委书记、纪委书记进行约谈;由纪委监委干部监督室分别对乡镇纪委的2名工作人员进行约谈。
    精准信访办理。依托县乡纪检监察工作一体化管理平台,定期对扶贫领域信访举报的总体形势、主要特点和突出问题等方面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区分不同情况实行“片区内协作、片区间协作、县乡协作”三个层次的办理,极大地提高了信访举报的办理效率和效果。开展“阳光处访”,对实名举报由承办部门与举报人签订双向承诺书,限期进行回复;同时,由委机关领导牵头,定期组织人员对已办结信访件进行回访,针对举报人对处理结果不满意、重复访、纠缠访等疑难问题,牵头组织召开“信访公开答复会”,确保“案结事了”。(
汝城县纪委监委 祝军飞 郭小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