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慈利:让老百姓的“账本”明明白白

编辑:谢平 祝萌琎 发表时间:2019-04-18 15:17 来源:三湘风纪网

    近日,慈利县出台《村级财务治理工作实施方案》,以制度规范“微权”,管好“微官”,严惩“微腐”,确保老百姓自己的“账本”有如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明确重点,靶向治疗。找准村级财务治理工作中存在问题,明确五类治理重点。一是财务管理不规范的问题。重点整治账外收支、套取资金处理开支、违反村级“零招待”规定、滥发补助、违规处置集体资产和收益、票据审核不到位等问题。二是村务监督员民主监管不到位的问题。重点整治村务监督员不敢监督、不愿监督、不会监督和任职资格不合规定以及因健康、外出等原因无法正常履职的问题。三是财务公开不彻底的问题。重点整治财务公开时间不定期不及时、公开内容不真实不准确不全面、公开资料未收集存档和重大经济业务或事项未逐笔逐项公开等问题。四是职能部门履职不到位的问题。重点整治财政、经管等相关主管职能部门未根据各自职责权限对村级财务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涉村级项目资金职能部门对相关项目、资金没有进行有效监管等问题。五是其他违规违纪违法问题。
    强化措施,提升实效。一是狠抓“村账乡管”制度执行。落实《慈利县村账乡代理财务管理办法》,县财政局对全县各乡镇的村账乡代理工作进行督导,严格按照湖南省《关于推广小型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四自两会三公开”建管模式的指导意见》要求进行村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各乡镇财政所建立健全内部稽核和内部控制制度规定,对各村财务活动进行监督、检查。每年组织各村村务监督委员会对村级财务进行一次集中审核。二是狠抓村务公开工作落实。坚持公开内容制度化、公开程序规范化、公开形式标准化的“三化”标准,实行“N+X”模式公开(“N”为必须公开内容,“X”为自选公开内容),通过规范公开程序、健全“立体式”公开渠道(固定公开专栏、发放明白卡、会议公开、下发文件等形式),实现村务公开透明化、最大化,确保群众对村务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三是狠抓村务监督月例会制度推进。立足实现让群众明白、还干部清白的目标,扎实推进村务监督月例会制度。坚持选配好监督的人、明确好监督的责、组织好监督的会、公开好监督的事。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党委重视到位、纪委推进到位、经费保障到位、培训考核到位。实行村务监督年终考评,对累计两年考核不称职的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按程序免去其职务。四是狠抓“互联网+监督”平台运用。督促各乡镇财政所及时将村级财务收入、支出票据凭证上传至“互联网+监督”平台,群众可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平台了解村级财务情况,实行线上线下有机联动,强化民主监督。通过平台投诉举报功能,分类处置群众投诉举报并及时通过平台反馈。五是狠抓村级财务大清查。在2017、2018年开展村级财务清查基础上,2019年力争实现村级财务清查全覆盖。重点清查村干部在扶贫、涉农、村级工程建设、惠农政策落实中以权谋私、侵害群众利益,村级财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夯实基础,落实落细。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县委、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各乡镇、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村级财务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专项治理工作分四个阶段实施,确保今年年底之前见实效。二是加强宣传培训。召开全县村级财务治理工作动员会,进行全面部署。各乡镇召开由乡镇分管领导、经管和劳动保障服务站站长、代理会计及镇村干部参加的村级财务治理专题会议。按照《慈利县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规则》要求,选好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并对其进行专题培训。三是加强工作协调。抓好职能定位,强化各乡镇、各相关职能部门的整体联动,建立健全工作协调和信息共享机制,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治理工作有条不紊推进。四是加强监督检查。加强对各乡镇、各职能部门履职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其各司其职。对治理工作中出现的形式主义、弄虚作假以及顶着不办、拖着不改,监督检查不到位、执纪执法不严的,将严肃追究相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五是加强整章建制。坚持边治边改,对治理发现的共性问题,分析原因、找出根源,完善制度、堵住漏洞,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和监督长效机制。(慈利县纪委监委 吴邦源)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