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回:查处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23起

“农业综合服务站工作人员肖某、彭某对耕地流转补贴面积核查不实,导致未种植农作物面积被申报,造成不良影响,肖某、彭某分别受到警告处分......”。近期,隆回县纪委监委对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点名道姓通报,在该县形成强烈反响。
今年来,该县纪委监委突出问题导向,三举措整治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为全县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纪律保障。1-3月,该县共查处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23起,党纪政务处分23人。
抓教育引导,清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思想根源。通过开展日常政治学习和宣传教育,不断增强脱贫攻坚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勇于担当,认真履职,主动作为。积极开展“以案促教”,通过深入剖析查处的一些典型案例,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不断增强广大干部群众抵制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自信力和自觉性。
抓日常监督,铲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滋生土壤。紧盯生态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教育扶贫、兜底保障社会救助等四个专题,充分发挥派驻纪检监察组的“探头”作用、村级纪检员的“情报”作用、互联网+监督平台的“比对”作用,通过“四不两直”的方式,开展暗访式、点穴式督查。紧盯乡镇和县直机关党政负责人,坚持通过抓好“党政主要领导、村支两委主要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来管理、鞭策“大多数”,以上率下,传导压力,铲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滋生土壤。
抓执纪问责,挤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生存空间。进一步加大查处问责力度,凡有必查、凡查必审、凡审必结,第一时间组织调查处理。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问题线索一律实行“两级联查”,对反映具体、危害严重、媒体曝光等重点问题线索,该县提级调查或“挂牌督办”。坚持通报和媒体曝光相结合,采取一月一通报、集中通报、个案专题通报等方式,加大通报曝光频率和数量,不断释放执纪必严、违纪必究的强烈信号。(隆回县纪委监委 欧阳飞 刘仕栋)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