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蓝山:“靶向治疗”整治“假扶贫”

编辑:谢平 祝萌琎 发表时间:2019-04-19 09:48 来源:三湘风纪网

    近年来,针对脱贫攻坚工作中基层干部弄虚作假、推卸责任等作风不实问题,蓝山县以制度明责任、以督查抓落实、以问责促整改、以教育强意识,狠抓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作风攻坚促进脱贫攻坚。
    全面推行“2468”住村制度,让干部沉下去。蓝山县在县级领导和县直单位至少联系帮扶1个贫困村的基础上,全面推行“2468”干部住村工作制度(即要求县处级干部每月住村2天、正科级干部住4天、乡镇党委书记住6天、乡镇干部住8天),搭建了一套用制度追着干部跑、让干部围着群众转的群众工作长效机制,有效解决干部“驻村”不“住村”,搞“走读式”“挂名式”帮扶的问题。2019年1月至4月,全县55名县级领导、1753名党员干部进村入户,与43个贫困村、6879户贫困户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帮扶解决实际困难1200余个。
    扎实开展“四不两直”督查,让问题浮上来。蓝山县纪委监委上下联动、协同作战,联合县委组织部、县扶贫办等相关部门成立专项督查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基层一线,不看资料看实效,实地查看村风村貌、脱贫攻坚项目建设推进情况、群众生产生活状况及干部扶贫作风情况。同时,通过电话查验、固话回复、视频通话和微信定位等多种途径督查扶贫干部是否深入一线真扶贫。用“地毯式”督查倒逼驻村干部用心绘制“民情地图”。2019年1月至4月,共开展扶贫领域作风明察暗访5次,发现问题线索13个。
    严格执行“三个一律”要求,让纪律严起来。 对扶贫领域问题线索“一律优先处置”、案件查处“一律从快从严”、履职不力“一律追责问责”。在问责中准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做到严肃精准,将问责与解决问题并重,出实招、求实效。2019年1月至4月,该县对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立案5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人。
    着力强化案例警示教育,让警钟经常响。摄制扶贫领域警示教育专题片《警钟》,在全县14个乡镇、100多个县直单位一经放映,便在全县党员干部中形成了强大震慑。编写发放《蓝山县扶贫领域警示教育案例》宣传册5000册,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典型案例警醒“梦中人”。2019年1月至4月,共编发扶贫领域通报4期,10人被点名道姓通报,做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规范一方,让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蓝山县纪委监委 乐玲铭)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