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县:深挖细查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

自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以来,攸县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挖细查问题线索,严肃追责问责,有效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高站位谋划。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政治责任,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在县纪委监委设立办公室,组织协调县委组织部、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县扶贫办、县驻村办等工作力量,建立健全与乡镇(街道)、相关行业部门上下联动、部门协同、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形成专项治理合力,对影响脱贫攻坚政策措施落实的突出问题、基层干部反映强烈的问题以及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迅速纠正,坚决整改,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促进脱贫攻坚任务落实。
全覆盖监督。建立信、访、网、电“四位一体”的信访举报渠道,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宣传栏、宣传手册等多种方式,开展信访工作宣传教育,公布信访举报电话;积极开展“互联网+监督”平台现场宣传活动,点对点、面对面向广大群众宣传平台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引导群众通过“三湘e监督”对身边的“微腐败”问题进行一键举报,实现更广泛的群众监督。建立扶贫领域联合监督检查工作机制,联合财政、审计、民政、林业、经管站等部门,深入开展产业扶贫、生态扶贫等“一季一专题”集中治理,形成部门联动;联合县委组织部、扶贫办等部门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一季一督查”,深入一线精准掌握情况。把扶贫政策落实、扶贫项目及资金管理使用等问题纳入巡察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专项巡察,实现对扶贫领域巡察“全覆盖”。
细微处发力。对2018年以来扶贫领域突出问题进行大起底、大排查,根据“四定”、“四包”原则,即:定包案领导、定工作任务、定具体责任单位和承办人、定办结时限,包调查、包处理、包做思想疏导教育工作、包案结事了,实行领导包案。建立“来源多元、分类规范、出口一致”扶贫领域问题线索综合处理机制,对问题线索进行台账式管理,由专人负责统一登记,实行“一月一收集,一月一交办”。对群众反映强烈、涉及扶贫资金多而复杂的问题线索,实行提级办理,注重片区联动,强化合作办案,并采取定期督办、现场集中督办、挂牌重点督办的方式进行全程跟踪督办,有效提升监督执纪实效。
零容忍查处。保持惩治腐败力度不减、节奏不变,以“零容忍”的态度、“深挖细查”的决心、“问责到底”的狠劲,从严从快查处群众身边贪污侵占、截留挪用、虚报冒领、优亲厚友等腐败问题,以及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发现的工作不扎实、履责不到位等作风问题。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持“一案双查”,既追究直接责任,也追究领导责任,并严格按照“一案一方案、一案一倒查、一案一剖析、一案一整改、一案一通报”的案件查办机制,确保责任倒查到位、案件剖析到位、问题整改到位、通报曝光到位,延伸案件查办的法纪效果。一季度,该县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共查处问题33个,处理106人,其中党政纪处分53人,组织处理53人,追缴违纪资金113.4万元,退还群众资金3.3万元,下发通报5期15件34人次。(攸县纪委监委 黄敏)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