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靖:扎实开展产业扶贫专项整治自查自纠工作

“开展产业扶贫专项整治,就是要着力解决生态扶贫、产业扶贫领域主体责任落实不力、政策项目不落地、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群众利益遭侵占等突出问题,要让生态、产业扶贫真正惠及到群众,扶贫成效更加明显。”日前,保靖县纪委监委组织农业、畜牧、自然资源等相关部门召开产业扶贫专项治理工作推进会,会上县纪委监委有关同志作出上述要求。
今年以来,为深入整治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该县持续深入开展“一季一专题”专项治理,围绕全县脱贫摘帽,对2016年1月以来全县产业扶贫领域项目实施、资金使用、利益联结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整治,重点整治产业扶贫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腐败问题。
据了解,该县在专项整治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把握好政策策略,在问题处理上坚持做到“三个区分”,把产业扶贫项目建设主观目的是为谋取私利还是带动困难群众致富区分开来;把产业扶贫资金是用于产业实体发展还是谋取私利区分开来;把产业扶贫工作中出现的后果是主观故意还是工作失误区分开来。既要严肃查处产业扶贫中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又要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实行纠错容错,旗帜鲜明地为干事创业的干部壮胆撑腰。
同时,通过专项治理实现“政策清、数据清、问题清”,做到“问题处理到位、工作落实到位、建章立制到位”,达到规范农民合作社等产业扶贫主体健康发展、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的目标。通过问题整改、建章立制,理清产业扶贫发展政策,规范项目资金安排,让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在今年4月初至5月中旬的自查自纠阶段中,该县纪委监委组织相关人员现场检查181个产业项目,摸清产业扶贫的政策、资金、主体、运行四个方面的“家底”,发现问题线索35个(条),涉及项目资金4161.48万元。下一步,该县纪委监委将组织纪检监察室、巡察机构、审计部门、派驻纪检监察组、乡镇纪委等多方力量,对自查自纠问题线索进行重点核查,发现一起,必将严惩一起,决不姑息。(保靖县纪委监委 龙术娥 盛丽云)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