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三突出”强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专项治理

近日,汝城县纪委监委开展易地扶贫搬迁专项督查,将督查中发现的疑似搬迁住房不达标等多个问题列入清单,实行责任单位整改时间倒排,整改一个,消耗一个。今年4月以来,该县纪委监委采取精心安排部署突出“快”、自查自纠突出“细”、整改问题突出“实”的“三突出”措施,集中时间、精力、人力强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治理专项行动,确保搬迁对象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不断提升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安排部署突出一个“快”字。根据省市纪委开展扶贫“一季度一专题”专项治理要求,县纪委组织县扶贫办、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住建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易地扶贫搬迁联席办等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召开碰头会议,商讨开展易地扶贫搬迁专项治理工作具体问题,推动各方面形成易地扶贫搬迁集中治理合力。4月3日,制定《关于开展易地扶贫搬迁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工作方案》,推动各乡镇党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严格履行易地扶贫搬迁的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明确县扶贫办、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住建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易地扶贫搬迁联席办和各乡镇为开展易地扶贫搬迁自查自纠重点单位。专项治理范围为全县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以2016年以来的项目为治理重点。专项治理要突出搬迁对象识别不精准、工程项目监管不到位、项目资金使用不规范、其他问题等4大方面15个具体问题。4月4日,县纪委组织召开了易地扶贫搬迁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动员会,对专项治理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组织现场提问和答疑,发放了《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解读》,易地扶贫搬迁专项治理工作全面铺开。
全面自查突出一个“细”字。按照“乡镇不漏点、点不漏户、户不漏人,逐点逐人全面排查到位”的要求,各乡镇细化工作措施,对本乡镇所有的易地扶贫搬迁对象识别、项目管理、项目资金开展全面自查,全县14个乡镇共对1977户7664名贫困人口的易地扶贫搬迁情况进行了全面自查,涉及检查项目82个、住房面积19.2114万平方米、项目资金数52092.1321万元,发现新增对象确认程序不到位、初始识别不准、群众自筹超标、拆旧复垦率较低等问题。县扶贫、发改、财政、住建、自然资源、易地扶贫搬迁联席办等职能部门根据各自职责认真履行监管责任,组织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开展系统排查。县住建局对全县2016年以来的所有统规统建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共12个599户进行全覆盖“过筛式”排查,发现常见质量问题共154处。4月17日至19日,县纪委领导带队对全县14个乡镇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开展了督促检查,采用 “四不两直”方式,看现场、访群众方式,对易地扶贫搬迁专项治理工作开展情况开展督促检查。
整改问题突出一个“实”字。通过自查和督查,形成《汝城县易地扶贫搬迁领域腐败和作风专项整治问题整改清单》,明确主要问题、整改措施、责任单位、整改时限。下发《关于新增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人口申报的紧急通知》,要求各乡镇按规定履行新增206人易地扶贫搬迁对象的申报程序,完善申报手续,目前该问题已整改落实到位。4月24日,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组织召开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调度会,重点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质量问题的整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共下发问题交办函46件、问题清单46份,交办乡镇及部门46个。至4月底,短期内能够整改的问题均已整改到位,部分搬迁对象对老宅的拆除、老宅基地收回复垦和生态修复政策有抵触情绪,县扶贫领导小组已出台《汝城县易地扶贫搬迁拆旧复垦工作方案》,目前按照方案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拆旧复垦工作。(汝城县纪委监委 祝军飞 朱爽生)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