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同:突出“五抓”措施 整治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县扶贫办党组原副书记、副主任梁某华因在扶贫项目验收工作中履职不力,致使多村套取扶贫项目资金共47.77万元挪作他用,受到留党察看二年、政务撤职处分......”。日前,会同县纪委通报了6起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例,在干部群众中形成强烈反响。
2018年以来,会同县纪委监委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作为工作重点,突出“五抓”措施,花大力气整治扶贫领域形式形式和官僚主义问题,取得了较好效果。2018年,全县脱贫攻坚工作通过了省级验收,顺利脱贫摘帽。
狠抓作风督查,促干部沉下去。县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和县扶贫办抽调专人成立扶贫领域作风常态化督查组,对全县230个村的扶贫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督查,多次突击查岗, 防止驻村制度流于形式。同时,着力发挥乡镇纪委和派驻纪检组的作用,对所辖乡镇、部门开展不定期抽查,督促各驻村工作队、后盾单位责任人履职尽责,真正“沉”到扶贫一线。
狠抓责任落实,促扶贫实起来。抓实脱贫攻坚主体责任。2018年,首次对脱贫攻坚工作不扎实的县人民法院党组进行了通报问责,对不清楚基层情况、工作不力的1名乡镇党委书记进行了免职处理。同时,还对那些弄虚作假的行为进行严肃问责,压实脱贫攻坚主体责任。
狠抓重点人群,促干部真扶贫。紧紧抓住驻村工作队长和工作队员这些重点人群,确保其充分履职,做到真扶贫、扶真贫、扶贫真。把工作队长、队员履职情况作为扶贫领域作风常态化督查重点。同时,将其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作风问题作为执纪问责的重点,2018年共对工作队长予以党政纪处分4人,队员2人,予以工作队长诫勉谈话及约谈6人,队员18人。
狠抓执纪延伸,促扶贫严起来。既对贪污侵占、虚报冒领、截留挪用、优亲厚友等违纪问题予以严肃查处,又对监管不到位、验收走过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进行深挖细查。如在查处金子岩侗族苗族乡枞树脚村集体违纪案和青朗侗族苗族乡光塘村宋某礼案时,发现扶贫办原副主任梁某华存在监管不到位、验收搞形式走过场的问题,县纪委监委立即对其进行了立案查处。
狠抓警示教育,促扶贫深里走。坚持认真作好监督执纪问责后半篇文章,发挥教育引导作用,促进扶贫往深里走。2018年,该县共印发扶贫领域通报24期,其中典型案例通报15期,作风督查通报9期。2019年1月至5月,该县共开展督查6次,印发通报3期,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1人、约谈54人。列出扶贫领域负面行为清单,划出了红线,切实起到了警示教育以及震慑效果,有效防止了扶贫领域中的乱作为和不作为。(会同县纪委监委 杨镇远 周汝文)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