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故事.微体会】慈利:为了贫困群众的笑颜

“感谢县纪委的同志让我们领到了这笔‘失而复得’的补偿款!”近日,我和同事在慈利县江垭镇资金退还现场听到群众一片点赞声。这也是我们自去年以来参加“一季一主题,守住困难群众‘钱袋子’行动,现场退还群众资金的一个剪影。
望着老百姓脸上幸福的笑容,我思绪万千,不禁回到了去年查办某乡扶贫站长的场景……
去年,我和同事在查办杨柳铺乡新铺村扶贫专干王某骗取国家易地扶贫搬迁资金案中,顺滕摸瓜掌握了该乡扶贫站长王某的违纪问题线索,县纪委随即成立调查组展开调查。
随着调查的深入,我们发现的疑点越来越多。
带着疑问,我把时任站长王某请到了纪委谈话室。
“我在村干部王某亲属申报易地搬迁过程中未认真进行核对,导致非法获得了补助资金,我愿接受组织处理。”面对询问,王某试图掩盖主要问题的实质。“但我跟站内工作人员发手机和公文包,从未以任何名目报支过这些费用……”
经过我和同事的多轮谈话和思想攻势,王某终于一一交待。
“我原来任乡经管和社会保障服务站站长,自2017年2月又开始兼任该乡扶贫站站长、易搬办主任。三站合一后,工作量增大了、话费支出多了,我为了安抚大家情绪,决定给站内工作人员每人发放一部手机和充值电话卡。”
“我妻子与亲戚合伙经营的皮具店倒闭后家里屯压了2万多元的货物,我想将皮具也发放给站里工作人员,我认为这是‘一举两得’的事。于是,我以发福利名义给站里工作人员、村社保专干每人发放了一个自家的“都宝路”牌公文包……”
“我……我……”说到这里,王某的声音越来越小。“我又以发纪念品名义给参加乡里计算机培训的学员每人发放了钱包、皮带,为了价值均衡,我把做理疗剩下的磁疗贴也搭配着发放……”
王某“精准扶贫”自己可谓是绞尽脑汁!我强压心中的怒火,“你是怎么在公账上报支这些费用的?”
“我以虚增就业培训开餐费套取的国家就业扶贫资金,我妻子的体检费和我个人增加的体检费也在单位公帐中报支了……”王某羞愧地低下了头。
“王某作为基层站长,借为职工谋福利之名谋私利,不仅伤害了群众的感情,也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作为扶贫干部岂容监守自盗,随意“打劫”?”我和同事都很愤慨。
王某案后,慈利县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扶贫领域迅速开展了“一季一主题,守住困难群众‘钱袋子’专项行动”,大力整治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自去年以来,慈利县各纪检监察组织共立案查处扶贫领域违纪案件230件,退还群众资金61万元。
在资金清退现场,群众领到了“失而复得”的补偿款,个个兴高采烈地离去,我也即将奔赴下一个“战场”……
“为了贫困群众的笑颜,谁在扶贫路上动歪心思,我们就要对谁不客气!”我在工作日志上写道,也刻在了心间。(慈利县纪委监委 唐辉)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