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宁:查处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107人

近日,绥宁县纪委监委对瓦屋塘镇新桥村支部书记周某某因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优亲厚友、验收把关不严,导致莫某违规领取易地扶贫搬迁资金6万元,造成不良影响的失职问题作出严肃处理,在全县广大党员干部中引发强烈震动。
今年以来,绥宁县主动作为,将深入整治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作为落实“基层减负年”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坚决整治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推绕拖”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着力查纠群众反映强烈的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和“四风”问题。
多管齐下,线索处置快速化。一是拓宽线索渠道。坚持深化“一季一专题”治理,巡察与专项治理紧密结合,着力发现验收走过场、扶贫政策落实不到位、作风不实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线索。同时,充分发挥社会群众监督力量,结合“互联网+监督”和“信、电、网、视、访”五大监督举报平台,深入挖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线索。二是处置从快。对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线索查处实行“一周一督办、一月一通报、一季一约谈”,倒逼责任落实。该县整合乡镇纪委、派驻组力量,集中骨干从快从严处置一批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线索。
部门联动,督查常态化。该县脱贫摘帽后,坚持“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县纪委监委督促县扶贫办、县财政局、县易地扶贫搬迁联席办等部门压实主体责任,按照“一月一督查,一月一整改”要求,对全县干部作风展开督查。督查组不定期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通过访左邻右舍、查原始资料等多种方式,严查作风不实、搞形式、走过场、摆架子等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线索,铁纪护航脱贫攻坚。如,对反映肖某某在寨市苗族侗族乡朝仪村驻村帮扶期间工作作风不实、业务不熟等问题,该县立即组织人员赶赴朝仪村展开实地调查,最终将其召回,并给予其降低岗位等级处分。
1月至6月5日,该县共发现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线索118 件,处理相关责任人107 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9人;下发督查通报5期,通报批评55人;发出点对点整改书54份,整改到位率100%。(绥宁县纪委监委 唐婷 )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