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故事.微体会】桑植:2.88亩粮种补贴款去哪儿了

6月6日,桑植县上洞街乡纪委办公室,信访人老王慎重地在《信访息诉协议书》上盖上了自己的手印。
“心里终于畅快了。”老王对纪委书记张毅说,都怨村里讲政策的时候自己没认真听,看到中央扫黑除恶第16督导组的举报电话,一冲动就打过去了,“没想到督导组连几百块钱的事情也管,是真心真意为人民服务。”
原来,老王家里有5亩地,并有地承包经营权证,按国家政策,去年粮种补贴标准为105元/亩,而老王一共只得到了200多块钱。在向村里反映问题没得到满意答复后,老王一口咬定是村干部在粮种补贴过程中贪腐,并拨通了督导组电话。
很快,信访线索交办到上洞街乡纪委。
按照105元/亩,老王应得525元。根据老王反应的情况和提供的材料来看,确实还有2.88亩粮种补贴款共计302.4元不知去向。剩余的粮种补贴款去哪儿了?是否真进了村干部的腰包?
张毅带领工作组带着问题,通过查阅资料、走访相关人员等方式进行核实取证,这笔蹊跷的粮种补贴款终于水落石出。
原来,2006年1月1日,国家废止了农户上缴农业税的政策,以2006年以前缴税面积内的农作物实际种植面积作为补贴面积进行粮食补贴,并不是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上的面积作为补贴面积。
经过乡纪委核查,村里给老王家上报实际农作物种植面积为2.12亩,按照补贴标准,老王去年补贴金额为222.6元。这笔费用于去年5月4日分毫不差地打到老王账户,数额清晰地体现在存折上。
“这是一场误会。”了解事实真相后,老王向被举报村干部表达了歉意,并主动要求撤销举报。于是,便有了开头一幕。(桑植县上洞街乡纪委 吴新城)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