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微故事.微体会】隆回:迟来的自来水

编辑:谢平 祝萌琎 发表时间:2019-06-20 15:50 来源:三湘风纪网

      民心工程走样惹民怨
    “等待了三年的自来水,今天终于流进了我家的水缸里......”隆回县滩头镇洞木亭村的刘爷爷老两口望着水龙头哗哗流淌的自来水,两人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三年前,洞木亭村支两委议定,申请扶贫配套资金80万用于解决村民喝水难问题。一纸招标公示,开启了村里老百姓喝上自来水的期望。谁知道,等来的却是村民们的信访,“民心工程”反而变成了“闹心工程”。
    洞木亭村是由三个村合并而成,地处隆回与新邵、邵阳三县交接之处,村地势高低起伏,落差较大。为解决地势较高的组水源紧缺问题,施工方决定共用水塔,可是地势较低的群众死活不肯,担心碰上干旱天气就成了“三个和尚没水喝”。
    “为了给地势较高的组打水井,连续打下去三十多米全是石头,光一口井就打坏了三个钻头。”承包方说起打井的经过,一脸的辛酸与无奈。“选了几处井眼钻探,但都是无工而返。”
为了尽快的按合同完工,打井与铺设管道同时进行着,可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当管道的接头安装到院子门口时,村里平时最爱管闲事的谭爷爷一声吆喝,施工现场马上聚集起几十名义愤填膺的村民们,“合同上不是说自来水入户吗?你们把管道铺到院子边就算完事了,想偷工减料,门都没有......”
    就这样,这个“闹心工程”让施工方担心如果按村民们的要求完工,不但赚不到辛苦钱,还会亏本。如是,施工方打起了要求政府增加预算的主意,竟然和村委会玩起了“太极”,不是说天气原因,就是设备原因,这一拖,就是两年多。
    闹心工程走上信访路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天。”到了年底,漂泊在外的游子们回家过年,本想春节期间在家好好享几天福,却碰上了三天两天停水,心里窝着火没处发。新年一上班,举报信就飞往了各处。举报信中反映该村修建5口水井是烂尾工程,527户近2000名群众饮水难等问题。
    收到举报信后,该县纪委监委高度重视,立即与滩头镇纪委成立了专门的调查组,通过深入走村入户,接谈知情人,查明群众反映的问题基本属实。因施工合同约定进水管道安装到户,村民与施工方对“安装到户”理解不一,管网安装一拖再拖,加之该村地势较高的4、11组水源井打不出水,施工方浪费了较多资金,担心全部完工会亏本,故一直在拖延工程进度,以图上级能增加预算。驻村工作队、村支两委多次催促施工方即使亏本也要将工程按合同约定完工,施工方却是“天理地理,有钱有理”,工程迟迟未能完工。
    纪委“末梢监督”暖民心
    县纪委调查组为尽快推进饮水工程竣工工作,解决群众饮水难的问题,就情况厘清责任,督促滩头镇党委政府明确工程推进责任人员,将目前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难题逐一协调解决。


    在居多的困难迎刃而解时,三县交界处水井的抽水电力问题又摆在了施工方面前,得知这一消息,县纪委立即与新邵县供电局协调特事特办,外县电网破天荒搭进了洞木亭村。
    5月30日,水管终于安装到户,开始向群众供水,迟到三年的自来水终于来了,村里热闹非凡,人们奔走相告。
    “多亏了你们,我从此告别了依靠亲朋好友给我轮流挑水的日子”接通水的当日,滩头镇洞木亭村木瓜2组双腿不便的罗奶奶满眼泪花向纪委工作人员说道。
    “基层信访问题,群众关注度高,时间拖得越久越容易引发群众不满,导致信任度下降。”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说。“群众利益无小事”不能只是一句空话,纪检监察机关需要更多担当、下更大力气,把监督执纪向村级党组织一线延伸,直达“神经末梢”,贯彻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隆回县纪委监委 刘仕栋 祝杨焱)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