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靖:产业扶贫领域整治工作不力 16家单位被约谈

“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就是要摸清产业扶贫的‘家底’。希望大家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按照边查边改的要求,对照存在的问题,认真抓好整改。”6月12日,保靖县纪委监委就产业扶贫领域专项整治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县农业局、环保局等16家单位相关负责人进行了集中约谈。
今年以来,保靖县纪委监委对2016年1月以来全县产业扶贫领域项目实施、资金使用、利益联结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整治,重点整治产业扶贫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腐败问题。按照前期准备、动员部署、自查自纠、重点核查、执纪问责、整改规范六个步骤推进,坚持问题导向,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问题线索及时查办。为确保集中整治工作不走样,每个步骤都明确了牵头单位、责任项目、责任单位以及治理重点。
“自查和自纠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自查是自纠的基础保障,自纠是自查的真正落地。”座谈会上,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务必发挥好自查自纠的积极作用,让问题早发现,决不能心存侥幸、避重就轻,对自查自纠“走过场”、搞“假把式”的行为严厉打击、坚决查处,一定把自查自纠抓到点上、落到实处。
“约谈对我是一种压力,更是一种鞭策,在今后工作中,一定找准差距,立行立改。”被约谈的各单位相关负责人纷纷表态要将压力变为动力,强化责任担当,积极主动作为,迅速扭转工作被动局面,确保专项整治工作有序推进。
据了解,该县产业扶贫政策自查自纠由扶贫部门牵头组织进行,重点对农业产业扶贫政策帮扶的标准、范围以及是否落实到位等情况进行全面清理;产业扶贫资金自查自纠由财政部门牵头组织,从财政资金拨付入手,对产业扶贫资金安排、拨付、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清理;产业扶贫主体自查自纠由农业农村部门牵头,从农业企业(产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园区等入手,重点清理产业扶贫主体获得的产业扶贫项目、财政奖补资金、利益联结机制、发挥帮扶作用等方面情况;产业扶贫主体运行情况自查自纠由农经部门牵头,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配合,主要摸清摸准农民合作社运行情况,成立之后是否正常生产经营,是否在获得财政补助资金后就成为了“僵尸”企业。
下一步,该县纪委监委将扎实落实好“两个责任”,把握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通过约谈的方式进行教育提醒,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教育、早纠正。同时,履行好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发现一起、处理一起、通报一起,绝不姑息。(保靖县纪委监委 龙术娥 盛丽云)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