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城:“四抓”确保扶贫领域专项治理取得实效

今年以来,鹤城区纪委监委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要求,持续狠抓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专项整治结合起来,以“四抓”为重点,紧盯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精准监督问责,确保扶贫领域专项治理取得实效。
抓责任担当,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强化行业监管职责。进一步压紧压实职能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的主体责任,督促各部门去主动发现问题,整改问题。并对敷衍塞责、不认真自查,搞形式、走过场、不报告的党组主要负责人进行追责。同时通过开展履行脱贫攻坚主体责任不力问题专项治理全面督促职能部门切实履行好脱贫攻坚重大政治责任,用好问责‘利剑’,打实问责‘板子’。今年1至5月,约谈主体责任履职不力51人、监督责任1人。
抓监督实效,杜绝督查检查滥化,严防工作过度留痕。改进创新督查方式,加强计划管理,强化结果导向,减少督查数量,严格控制督查总量,不影响基层正常工作。严格执行市委“五项清单”,日常监督一律采取“四不两直”方式进行,不要求被监督单位提供汇报材料、整理台账资料,着力解决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现象。
抓精准问责,警惕问责弱化滥化,营造干事创业好氛围。准确把握监督问责的四种形态, 贯彻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原则,旗帜鲜明地保护好勇于创新、担当履职的干部,努力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对信访举报、明察暗访、集中检查、区委巡察等发现的问题线索,特别是扶贫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领域的问题线索,深入进行调查核实,全面分析原因和性质,处理好惩处和保护的关系。今年1至5月,澄清正名党员干部4人,回访受处分对象111人。
抓源头防范,强化教育引导作用,促使政风向上向善。采取通报曝光典型案例、上廉政党课、开展警示教育等多种方式,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强化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源头上消除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滋生的土壤。今年1至5月,通报曝光典型案例9起,开展警示教育会2场,组织全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干部上廉政党课1场次。(鹤城区纪委监委 邹卓陵、杨群爱)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