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故事.微体会】通道:一次“查无所获”的经历

“刚收到县‘互联网+监督’信息中心线索交办函,我镇危房改造补助资金享受人员在工商部门有个体户登记信息情况,我们去调查一下。”
一上班镇纪委陆书记就叫住我。群众利益无小事,我放下手头的工作跟着陆书记马上开始行动了。
经镇扶贫工作站查询,杨某在2016年获得一万元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其危房改造项目申报、建设、验收等程序均符合相关要求。但根据县“互联网+监督”信息中心比对结果,同时其在工商部门有个体户登记信息。到底哪个环节存在问题呢?在掌握详实的资料后,我们决定“直捣黄龙”!
来到寨什村杨某家,经过危房改造的房子略显宽敞,腿部患有残疾的杨某热情的给我们搬凳子倒水。“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给我改造好房子,如果不是这样,凭我的能力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把房子维修好去了。”
杨某家中没有贵重的家具电器,我们看到的景象显示杨某并不宽裕,看到这种情况我们的疑虑更深了。
“老杨,你前几年做过生意,或者有经商办企业吗?”
“你们看看我和我家,我在家务农都马马虎虎过得去,哪里有钱去搞那些哟。”
“那县工商部门有你个体户登记信息,你好好回忆一下?”
“……怎么可能,我能做生意的话那我不早就发家致富了!有营业执照登记信息我享受的危房改造补助资金不会被追回吧?”杨某头上急的冒汗。
……
“等等,我想起来了!我有个妹妹前几年约我一起做生意,但我没这个能力,后来她将我身份证借去用过……”。经过仔细回想,杨某曾在2014年将身份证借给其妹注册过营业执照,自己没有参与经营也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马上电话联系后,了解到杨某的妹妹在两年前也不再搞个体经营,但一直没有将营业执照注销。
经过仔细核实,几天后我们再到杨某家。
“按照你的家庭实际情况是符合申报危房改造项目的,不是违规享受,但是我们建议你尽快注销名下的营业执照”。我们的一番话,让杨某心里的石头落了地,他终于放下心来。
在回来的路上,这次“查无所获”的经历让我垂头丧气。“我们纪委干部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杨某名下有营业执照登记信息,但他从未参与经营,以他的家庭实际情况,我们认为符合享受危房改造政策,这也是维护了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虽然此次‘查无所获’,但是释放了执纪必严的信号,核查问题坚决不留盲区、不漏疑点。”陆书记语重心长的跟我说。
想起刚才杨某满意的笑容,我心里若有所悟……(通道县纪委监委 杨慧君)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