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故事.微体会】永兴:表里不一的村医

今年4月份,我按照县委安排,参加县脱贫攻坚常态化联点督导工作。
“我的签约服务很到位,月月走访了贫困户,为他们做好了健康体检,健康扶贫工作做得很扎实。”乡村医生黎明信誓旦旦地对我说道”。
按照县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健康扶贫家庭医生与贫困户的签约协议,签约医生需要每月对贫困户进行走访,为贫困户做好相关体检等工作。
听村医所讲,我心里也高兴,脑海之中想象着贫困户那种享受党和国家扶贫政策的喜悦之情。
“听闻不如一见”。对村医的话,半信半疑,我们按照既定计划,前往贫困户家里实地走访,也证实村医所言虚实。
黎明听到我们要去实地走访查看,好像明白了什么。他知道“纸终究就包不住火”,就怕“认真”二字,只要督导组认真核查,谎言立即会被揭穿。
我与督导组的同志来到第一家贫困户黄某亮家。
“不愁吃、不愁穿、住房安全、通电、饮水、教育、‘六个清零’及其他各项扶贫政策落实情况还好,但一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记录表》,显示村医黎明最后走访日子为2018年11月14日。
“难道走访了不记得记录、签字?”我与督导组的同志说。
“村里的医生今年还没来过!”贫困户的话打消了我的疑虑,可以证实村医黎明没有来贫困户黄某亮家走访,开展签约服务工作。
“是不是在走访中遗漏了一户?”我心想。
带着疑问,我们再来到第二家贫困户楚某华家。经查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记录表》,黎明最后走访日子为2018年11月20日。
我与楚某华进一步交流。“黎医生去年11月到了我家,今年还没有来。”楚某华的回答与黄某亮话如出一辙。
当来到第三家核对情况时,我内心真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再发生。可让我失望了,第三家贫困户与第一、第二家贫困户一样,最后的签约服务只到去年11月份,今年还没有履行签约服务。
“贫困户本来就是弱势群体,黎明作为一名签约医生,既没有履行签约服务协议,还对督导组说假话,拿了钱不干事,怎么行,必须严肃处理。”在镇督导工作反馈会上,我这样说。随后,督导组将这一问题线索向当地镇党委进行交办。
经镇党委进一步调查,黎明作为村贫困户签约医生,在工作中弄虚作假、工作作风不实,督导组交办问题线索属实,经镇党委研究,对黎明作出诫勉谈话问责处理,由镇卫生院扣除其一个季度的绩效工资及签约履约服务费,并在全镇通报。
扶贫工作表里不一的村医得到了惩处,通报下发后,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社会反响良好。
事情到此本可以结束了,可我不放心,很想知道督导后问题是否得到了整改。于是,在5月底我向之前抽查的三家贫困户进行了电话回访。贫困户告诉我:“村医来给他们体检了”。我心也踏实了,心中一块石头终于落地。
群众之事无小事,为民情怀在于行。我在学习笔记中这样写,在工作中也这样做。(永兴县纪委监委 陈保文)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