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故事.微体会】北塔区:吃“产业饭” 更要吃“放心饭”

“张所长,报账程序没有原则性错误,但部分村的公示资料并未完善,报账表中资金使用明细仍不够细,我这里列了一份清单,请对照将相关问题进行整改反馈,涉及到扶贫资金,可不能有一丝差错呀。”
走出财政所,胡丽群揉揉惺忪的双眼,连续几天高强度的资金监管审核,早已让她身心俱疲。作为纪检干事,核实各项扶贫政策、资金、项目、措施到位情况,发挥监督执纪问责作用,仅仅是日常工作的冰山一角。但同时与之俱来的满足感又令她如释重负,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已经进入了决胜阶段,社会关注度比以往更高,她的辛苦带来的是脱贫攻坚领域坚强的纪律保障,是筑牢扶贫领域安全防线的关键基石。
任务重是一方面,怎样取得村干部及群众的支持曾经也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陈家桥乡纪委书记匡俊宇至今记忆犹新,扶贫产业兴建之初,乡纪委工作人员到各个贫困村实地比对项目建设情况,挨家挨户走访群众,了解资金使用及分红方式,不少村干部心生抱怨。
“我们都是一心为了搞好集体产业,给村里的老百姓增加点收入,你们纪委三天两头来村里转悠,不是摆明了不相信人吗?”
甚至有村干部觉得受了委屈,想撂挑子不干了。
后来在纪检干部的耐心沟通解释下,村干部们才明白,所谓监管,其实也是对他们的一种保护,究其目的也是为了让扶贫资金最大限度惠及群众,让项目建设经得起验收。特别是在纪检干部的指导下,各村阶段性地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梳理汇总,哪个环节开销多少钱明明白白,告别了以往遇到报账就头疼的窘境。
“现在好了,有了纪委的保驾护航,我们村干部做起事来也不怕一不怕自己犯错误,二不怕群众在背后议论指点,这心里呀,也踏实多了哟。”在验收无花果基地续建项目的现场,同兴村支书感慨地说道。
“苦点累点无所谓,关键是让群众吃好产业饭,更要吃上放心饭。”胡丽群在工作日志上写道,也刻在了心间。(北塔区纪委监委 唐龙)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