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陵:精准发力推进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

“某乡镇、村没有好的扶贫项目,存在利用扶贫资金搞过度建设。”、“部分投资入股到企业和合作社的产业扶贫项目,经营不善甚至亏损倒闭,分红得不到保障,资金安全不容忽视。”……这是部分监督检查组在全县各单位实地监督检查中征集到的大量问题线索。
今年以来,茶陵县纪委监察委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将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与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有机结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集中专项整治,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果。
聚焦主责,抓好落实。该县围绕脱贫攻坚工作责任目标落实情况,按照“四紧盯三抓住”要求,紧盯扶贫资金、重点人员、重点项目、重点问题,抓住政策落实、资金使用、项目推进关键环节,重点针对脱贫攻坚政治责任落实情况、部门履职尽责情况开展监督监查,严肃查处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的行为,确保集中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强化督查,常抓常管。组成6个监督检查组,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四不两直”机动式监督方式“把脉问诊”,精准发现问题、找出“病灶”,对发现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及时纠治,对问题严重、造成不良后果的,坚决查处问责,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拓宽渠道,收集线索。为切实掌握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充分发挥群众来信、来访、来电和网络举报等“四位一体”信访举报平台作用,并将扶贫领域信访举报受理办理与全县纪检监察干部“三访”活动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变被动接访为主动约访,进一步拓宽信访举报渠道,及时发现、收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同时,用好用活“互联网+监督”模式,让监督的触角进村入户,延伸至“最后一米”。
严肃问责,持续震慑。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扶贫领域截留、挤占、挪用、虚报、冒领、套取、挥霍浪费等违纪违规问题,启动直查快办程序,从严从重从快查处,对履职不到位的扶贫干部行进行追责。同时,加大通报曝光力度,强化警示教育作用,形成持续震慑,达到“打疼”一个、教育一片、警示一方的效果。今年1-6月,茶陵县共立案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案件49件,已办结25件,共查处72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5人,组织处理47人,收缴资金220.89万元,向群众清退资金2.38万元。公开曝光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印发案件10期16起,涉及25名党员干部。(茶陵县纪委监委)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