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微故事.微体会】鹤城:已故村干部缘何在补助名单上“复活”

编辑:谢平 祝萌琎 发表时间:2019-07-18 12:11 来源:三湘风纪网

    “通过‘互联网+监督’平台分析对比,发现你们乡已死亡的离任村干部单某的补助资金还在继续领取,且这笔资金还是发放在现任村干部尹某的工资存折上,你们赶紧去核实一下相关情况。”2018年8月的一天清晨,区纪委监委“互联网+监督”办公室工作人员拿着线索台账对我严肃说道。
    单某?印象中好像是一个已经去世了8、9年的离任村干部,但是按照规定,离任村干部补助资金都是通过区财政对卡对人直接打到当事人存折上的,可是单某的补助资金却发放在现任村委委员、文书尹某的存折上,且还在继续发放,那是尹某故意在冒领呢?还是出了其他的纰漏呢?我不禁在心里打上了一个问号。不管怎么样,得先确认这笔补助资金的去处。于是,我赶紧和同事奔赴辖区最近的农村商业银行。
    在调取了尹某的银行收支流水后,证据摆在了我们面前,这么多年来,单某的离任村干部困难补助资金确实逐年都发放在了尹某的工资存折上,且银行收支流水明确备注为“离村工资”。奇怪的是,单某去世后,这笔资金一直没有动过。我感到万分疑惑,我想我得找尹某好好谈谈。
    “老尹,你们村离任村干部的补助资金都是你在负责吧!”“是啊,是我出啥错了吗?”面对突如其来的约谈,尹某显得有些忐忑不安。
    “单某是你们村的离任村干部吧?他的补助是你经手办理的吗?”
    “是我办理的,他的补助一直发在我卡上,在他去世前都是由我取出来给他的,这个大家都知道的。”尹某坦陈道。
    “可是据我所知,离任村干部补助都是直接打到当事人的存折上,怎么单某的补助资金会打到你的存折上呢?”
    “单某当时都80多岁了,也没有身份证办不了银行卡,所以就请我帮他代领,我想着这是做好事,我又不贪他的钱,没什么关系,就填了我的卡号。这么多年,每一笔资金我都交给了他,不信你可以问他家人的。”
    “单某去世这么多年,补助资金却还一直在发放,累计金额都达到1万多元了。这个钱现在就在你名下的银行卡上,你怎么解释?”
    “单某是2010年10月去世的,我第一时间就向派出所和民政办上报了死亡信息,补助资金怎么还会一直发放,我不知道啊,张书记你知道的,我家有门面收入,也有征地收入,我根本不缺那点钱的。我干文书那么多年,经我手的钱没有出过差错,请你们一定要调查清楚啊。”尹某急的直搓手。我们随即联络上了尹某的儿子,通过对单某直系亲属的走访,证实了尹某确实将单某每一年的补助资金都及时转交给了他们。
     随后,我当即打电话联络了乡派出所和民政办,尹某的去世信息确实跟他们报备了。此时我心里开始打鼓,“难道是上级部门搞错了吗?和尹某真没有关系吗?那卡上的钱怎么说?”
    “老尹,那你有没有把单某去世的消息向组织部和财政局进行报备呢?”我随即想到这个可能。
    “没有啊!还要向这两个部门报备吗?我不知道啊!”尹某此时紧张得直冒汗。
    此时此刻,真相大白,这起已故村干部继续领取补助资金问题调查结束,由于尹某工作的疏忽及对政策的不了解,这才导致单某死亡后其离任村干部困难补助继续发放的主要原因。2019年5月,尹某收到党内警告处分,并及时退回了多发的离任村干部1.26万元补助。
     事过后,我感触颇多,同时也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并不是每一个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都是主观的、恶意的。有时候工作上的不细致及对政策的不了解,也会在不经意间导致违纪甚至违法事情的发生。下一步,我将组织辖区所有村干部对相关政策进行学习,进一步确保中央、省市区各项脱贫攻坚政策落实落地。 (鹤城区纪委监委 张梦樱)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