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望城:对资金项目实行“五账”管理 切实强化扶贫资金监管

编辑:谢平 祝萌琎 发表时间:2019-07-19 10:34 来源:三湘风纪网

    望城区坚持把强化扶贫资金监督管理作为提升精准脱贫成效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构建以制度建设为根本、群众监督为支撑、动态监管为保障、社会效应为动力的全方位监督格局,有效确保了扶贫资金在阳光下安全运行。
    强化制度设计,锁牢“保险柜”。坚持靠制度管人、管事、管项目、管资金,织起“三层防护网”、配备“一把金钥匙”。“三层防护网”,即制定出台并多次修订《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实施方案》,制定《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实施方案》,使资金使用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一把金钥匙”,即编印《产业扶贫年度实施方案》,将程序量化为项目论证、立项批复、项目实施、检查验收、资金拨付、系统录入和绩效评价7大步骤,做到工作有规程、过程有记录、事情可追溯。
    强化民主公开,涂好“防腐剂”。把民主公开作为项目资金管理的必选动作。一是建机构。在村级成立脱贫攻坚理事会,由若干贫困户代表、党员代表和群众代表组成,将项目质量、工程安全、物料采购、资金使用等置于党员群众全过程监督之下。全区14个街镇108个贫困人口村全面成立村级脱贫攻坚理事会,理事会成员对扶贫项目实施全过程参与监督。二是强机制。在项目验收方面实行“三方联审”机制,严防项目从立项开始到验收结束“前紧后松”。前期立项根据因地制宜原则,研究确定扶贫项目。后期验收由区纪委、区督查室、区扶贫办和区财政等部门联合开展验收工作,确保验收过程科学规范、全程受控。三是促规范。对资金项目实行“五账”管理,做到精准“算账”、如实“建账”、集中“议账”、限时“结账”,定期“晒账”,对项目立项、实施、资金拨付、验收结果等定期或不定期向群众公开公示,让扶贫账真正成了“透明账”、“明白账”。
    强化审计监督,架起“高压线”。一是坚持监督渠道畅通化。公布了区委书记、区长脱贫攻坚领域服务热线,按照登记受理、分流处置、调查核实、报结回复、整理归档的程序接受群众监督。二是坚持审计监督经常化。不定期组织审计、财政等部门围绕项目资金使用、产业项目实施、扶贫收益发放等对所有镇(街道)、省定贫困村进行全面审计,2019年来梳理汇总问题20大类72项,并要求各街镇和专项单位举一反三,查漏补缺。三是坚持动态监管多样化。区纪委、区委督查室、区驻村办等部门坚持多方联手、各司其职,紧盯关键环节、关键事项,开展专项督查巡查2次,做到扶贫资金到哪里,监督管理就到哪里。
   强化督查考核,拧紧“安全阀”。一是日常督查做到“四不两直”。2019年1-6月开展日常督查15次,对识别不准、收益发放不及时等问题做到即知即改、立见成效。二是入户寻访做到“一户一策”。为确保脱贫成效,对全区所有贫困人口逐一入户核实、做到每户必访,逐户建立工作台账、压实帮扶措施。三是资金问效做到“巡问查比”。对扶贫收益发放坚持定期巡查、进村入户询问、查验资金流向、比对字迹手印,确保每一分扶贫收益都发到贫困户手中、用到贫困户身上。四是考核问责做到“亮灯预警”。对资金使用、项目实施坚持分片指导,一月一督查一季一治理,实行“绿、黄、红”亮灯预警,对顺利完成或超额完成目标的亮“绿灯”;对当季目标未完成的亮“黄灯”,并约谈提醒单位相关负责人;对连续两个季度或年度目标未完成的亮“红灯”,让严考核、严问责成为常态,确保资金安全、工作高效、群众满意。2019年1-6月,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11起,处理16人,党纪政务处分7人,移送司法机关1人。(望城区纪委监委 李前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