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县:“四查四核” , 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专项治理

“老李,你是什么时候入住的,房子有没有质量问题,基础设施建设是否到位,自筹资金是多少?”。4至6月,岳阳县纪委监委组织住建、财政、审计等单位专业人员,采取“四查四核”措施,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专项治理,取得了较好效果。
逐个核查,核准对象身份。易地扶贫搬迁对象是否精准,是首要条件,我们按照“五定”原则进行核查。即:公开选定。建档立卡贫困户本人申请后,是否召开村民小组会议评议。 公示介定。搬迁对象基本信息是否公示3-7天。拍照框定。是否对原居址房屋及周边环境拍照框定。入户核定。乡镇扶贫工作人员是否下村入户调查。通过入户核查和翻阅“五定”资料台账,未发现搬迁对象识别不精准现象。
集中审查,核实资金去向。全县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金共计22623.3万元,为了核实项目资金的去向,我们抽调财政、审计、经管财务专业人员,进行集中审查,对所有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财务账目重点检查是否按照中央、省相关政策文件执行,是否严格规范资金适用范围和拨付程序,是否建立项目资金台账制度,加强资金监管审核,实行专户专账管理,专款专用,独立封闭运行,做到规范使用无风险。检查分散安置和集中安置住房建设补助标准人均2万元是否打卡发放到位,自筹标准人均3000元或户均1万元是否超标。通过对财务账目的专项检查,发现问题线索57条,正在按程序处置。
现场检查,核定工程质量。5月10日至6月15日,组织两个检查小组,对58个集中安置点重点检查,主要是在住房功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进行重点检查,看房屋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基础设施建设是否完全到位。通过检查,发现大小问题26个,现已下达整改通知书,正在进行整改。
重点抽查,核对项目真假。重点抽查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是否存在自筹超标、围标串标、虚报套取、卡拿索要等现象,各乡镇是否严格按照省、市联席办政策要求执行。通过对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三年来所有已实施、正在实施或计划实施的分散安置项目的真实性进行全面核实,发现问题线索6条,其中虚假项目2条,违规收取办证费用1条,立案3起,已结案处分1人。(岳阳县纪委监委 彭六良)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