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江:以“绣花功夫”处置扶贫领域问题线索

在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中,冷水江市始终坚持把提升问题线索处置质效摆在突出位置,在处置时效、质量、效果上出实招、下硬功。2019年1至6月,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处置扶贫领域问题线索51件,办结46件,正在办理5件,全部达到序时保质要求。
坚持“四个优先”,强化处置时效。信访、案管等部门在受理问题线索后,对甄别出来的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实行优先呈批处置,优先转办交办,做到呈批处置当日完成,转办交办第二天到位,对办理进展情况每周跟踪提醒一次。承办部门收到转办交办件后,优先拟制处置方案呈批,优先调配人员展开办理,做到一般性问题30日办结,情况特殊或复杂问题60日办结。
坚持“八要标准”,确保处置质量。在问题线索处置全流程中,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做到问题要查清、定性要准确、量纪要恰当、线索要追踪、追责要严肃、反馈要诚恳、典型要通报、建议要精准。对疑难案件充分运用提级办理、交叉办理、“开放式”办理等方式,不断提高办理质量,做到信访举报件能息访息诉,交办件能一次性得到上级部门认可。
坚持“三个统一”,提升处置效果。把政治效果、法纪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作为衡量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处置效果的根本标准。在责任追究上,坚持严管厚爱相结合,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依法严肃问责、规范问责、精准问责、慎重问责。同时,对受到处理的干部,定期跟踪回访,积极开展谈心谈话,让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再有作为。在涉案款物上,加大追缴和清退力度,对涉及群众的“雁过拔毛”资金做到应退尽退,最大限度增强群众对专项治理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冷水江市纪委监委 刘忠)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