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微故事.微体会】江华:要“收钱”的救灾大米

编辑:谢平 祝萌琎 发表时间:2019-07-29 16:26 来源:三湘风纪网

    2018年3月19日上午,水口镇纪委副书记黄宗兴正在办公室整理资料,一名中年妇女走进来说“同志,你要帮帮我,”
    “老乡,你先坐,我们干部就是为老百姓服务的,不要说帮忙,你有什么困难和我说,都是我们应该做的,”黄宗兴笑着说。
    “我们金源村这次受灾那么严重,很多老百姓家里吃饭都成问题了,你们政府也不管管我们,这日子还怎么过…”
    “政府不是下发了救灾大米给你们村,其他救灾物资也会逐步送到村里的,你不要着急”
    “大米每家免费的只有一袋,多余的都要收钱,家里孩子多不够吃,我老公这两年看病又花了很多钱,哪里还有钱买粮食,”
    镇里下拨的救济大米都是按家庭人口分发的,不存在每家只有一袋,而且救济粮都是免费的,怎么存在要花钱购买的问题,黄宗兴感觉里面有问题,在安抚好群众后,黄宗兴将事情向镇纪委书记韦雄汇报,韦雄说:“先不要和村里联系,你明天先去村里了解一下情况。”
    次日清晨,天色微亮,黄宗兴骑着摩托车载着驻村干部来到金源村,在村口时,驻村干部说:“路边有名叫赵某德的受灾户,比较正直,我们去那里了解一下,”黄宗兴驾车来到了赵某德家门口,看到赵某德正在家里吃早餐。
    “老赵,你好,我是镇里的纪委副书记想向你了解一个情况,”黄宗兴笑着走进赵某德家里说。
    “你问吧,”
    “这次受灾,村里是不是发了救济大米,我听人说每户只有只有一袋,想多要还要花钱买,”
    “是的,村里是发了救济大米,但是村支书王某仁说,政府对每户只发放一袋,想多要的就要花120元一包购买,自己家里人多,一袋不够吃,没办法就花了240元,买了两袋大米,”
    “老赵,大米放在什么地方,你带我去看下,”老赵把黄宗兴带到厨房,在仔细观看了大米的包装后,黄宗兴确定老赵家的三袋大米就是政府发放的救济大米。
    “那村里还有其他人购买了大米吗?”
    “有很多村民都购买了,1组的…4组的…,”黄宗兴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开始逐家逐户走访群众了解情况,发现村民自己出资购买了救灾大米不是个别现象,立即将情况向镇纪委汇报后,镇纪委决定立案调查,随后,黄宗兴和同事开始了对案件的进一步调查,在初步摸清案件的基本情况后,将金源村支部书记王某仁叫到了镇里,在确凿的证据面前,王某仁承认了自己违规用救灾大米向10户村民收取费用,非法所得1400元的违纪事实,2018年12月3日,水口镇纪委给予王某仁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将违法所得收缴返还给群众。
    这种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微腐败”总是屡查不止、时有发生,事情虽小,但损害的确是群众的切身利益。乡镇纪检干部作为守护群众利益的“第一道防线”,必须要坚持做好日常监督工作,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上,以强有力的执纪问责,保障每一项惠民政策都真正落实到他们身上,这样才能得到他们的认可和信任。(江华县纪委监委 唐林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