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微故事.微体会】中方:细娃的向往

编辑:谢平 祝萌琎 发表时间:2019-07-30 11:56 来源:三湘风纪网

    细娃是个聋哑人,是我结对帮扶的贫困户,住在中方县泸阳镇桥上村的雷公山上。细娃因聋哑50多岁依然单身,独自生活在高高的雷公山上。
    细娃没文化没技能,只能靠种田勉强维持生活,因为交流障碍,他除了到镇上赶集,几乎不出大山。初次跟着细娃的嫂子来到他居住的老木屋,我以为自己穿越时空到了上个世纪,屋内一应老旧的家具在微弱的光线里透着一层历经艰辛困苦和沉闷。我想跟细娃谈谈关于脱贫的想法,可又手足无措,初次跟聋哑人打交道,连问候都不知道怎样表达。看着细娃眉头紧锁的愁容和他身后黑黢黢的木屋,我暗想一定要帮细娃走出困境!
    那之后,我经常到细娃家去走访,尝试着用手势来告诉他国家扶贫的政策。村里成立了养殖合作社,扶助贫困户养殖牛羊挣钱脱贫,细娃得知后既喜又忧,喜的是他喜欢往山里跑,放牛再适合不过了,忧的是买牛的本钱没有着落,我告诉他不用担心,我可以帮他申请扶贫贴息贷款。帮细娃申请的3万块贷款一到,他很快便买来3头小水牛,每天天刚亮就兴冲冲地去放牛了,后来的每一次走访,细娃都拉着我去看看那几头越来越壮实的小水牛。
    到了来年春天水牛就能下地犁田了,勤快的细娃犁田是把好手,
    他高兴地跟我比划,他帮村民们春耕挣了八百块的劳务费呢。走访得多了,细娃跟我越来越熟稔,每次见面都热忱地跟我“说”起他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没想到自己竟然能跟聋哑人一起手舞足蹈地“说话”。
    细娃指着院子里堆放着的竹子告诉我,那是他放牛的时候砍的,砍完让牛给背回家,他麻利地把几十根竹子捆成一捆让我拎拎重量,然后自豪地告诉我,一捆竹子卖22块钱,一年下来,卖竹子能挣上四五千。我向细娃伸出大拇指,如此增收,脱贫指日可待了。
    细娃放牛的第二年,三头牛繁衍成了五头,大水牛能卖出去了。细娃乐滋滋地比划,一头牛卖八千五,两头牛就是一万七,他可从来没一次就收入这么多钱!细娃拿出存折给我看,跟我一起比比划划地计算养牛之后挣上的一笔笔收入。养牛前,细娃的年收入不到3000元,养牛后,细娃卖竹子、卖牛,刨去买牛和生活等开支一年能收入近万元。
    随着精准扶贫各项政策的落实,细娃得到4万块钱的建房补贴要盖新房了,我跟细娃嫂子赶紧东奔西走联系施工队。细娃欢喜地迎来了施工队,可却因为想改施工图纸,在客厅四面墙各开一扇门,与施工队争执不下,谁劝都不听。看着工地四周雾气流转,鸡犬相闻,我突然明白走出困窘的细娃,对未来有了更多期待,聋哑的他渴望通过每一扇门来听到和表达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帮细娃说服施工队,就按他的期望施工。
    35平米的新房很快就盖好了,房间里窗明几净,新买的家具整洁时尚,搬进新房的细娃笑容里闪耀着幸福的光芒。看着细娃在党的扶贫政策帮助下,脱离贫困过上了实实在在的幸福生活,我深感这些年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那么的值!(中方县纪委监委 刘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